一向冷清的港珠澳大桥居然堵车了!斥资1269亿建造,能回本吗?

曾经被外媒唱衰“回本无望”的港珠澳大桥,如今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堵车”盛况。车流如龙,客流似潮,这座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的超级工程,正在用它的繁忙打破外界的质疑。那么,港珠澳大桥为何忽然堵车了?这座斥资1269亿建造的大桥,能否在未来的日子里收回成本呢?

港珠澳大桥的“堵车”现象,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繁华盛宴,让曾经的冷清一扫而空。 4月6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拱北隧道入口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出入境车辆首次突破2.6万辆次,这是开通初期的6倍以上。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车流分别累计超过750万人次和156万辆次,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样的数据,不仅让大桥的运营方感到惊喜,也让那些曾经对大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重新审视这座超级工程的价值。


其实,这并非港珠澳大桥第一次出现堵车的局面。早在2024年的周末和节假日,公路口岸就多次出现客流高峰。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政策的“松绑”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初,想要开车通过大桥,需要港澳通行证以及两地驾驶执照和牌照,还需要两地的保险和税务等繁琐手续。而申请港澳车牌,更是需要三年内纳税超100万元以上,这样的高门槛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2023年我国推行的“港车北上”和“澳车北上”政策,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这些阻碍。如今,只需港、澳任一单牌车和港澳通行证,就可以直接申请通行,不再需要配额或投资纳税限制。截至2024年3月,已有超10万辆港澳车完成备案,通关时间从3分钟/辆缩短至30秒/辆。尽管如此,庞大的车流依然让港珠澳大桥应接不暇。

除了政策的改变,节日情怀也是导致港珠澳大桥堵车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作为返乡祭祖、探亲访友、踏青出游的重要节日,吸引了大量港澳同胞选择北上。珠海作为被大桥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自然成了港澳居民的首要目的地。资料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珠海酒店入住率达80%以上,其中80%为港澳居民,实现了6.41亿的旅游收入。珠海山姆会员店也因此迎来大量客流,2023年,珠海山姆在全球800多家山姆店中排名第7。

那么,港珠澳大桥能否在未来的日子里收回成本呢?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首先当然是通行费收入。2024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车流分别超过2700万人次和555万辆次,日均车流量为1.5万辆。如果按照通行费最高的小型客车来计算,一个车次通行费为150元,仅2024年通行费就达到了8.33亿元。按照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计算,通行费收入大约为999亿元,与1269亿的造价仍有不小的差距。这还不算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以及后期的维护运营成本。

然而,港珠澳大桥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于此。大桥使珠海到香港的货运时间缩短了75%,仅2023年,大湾区跨境物流成本就降低了40亿元。从大桥开通到2024年12月,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已累计突破1万亿元,其中5000亿到1万亿仅用了两年多。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的经贸新通道作用已经明显提高,未来肯定还会继续增长。更不要说珠海、澳门等地的土地增值,算上这样的区域经济,千亿建设成本挣回来根本不是问题。

港珠澳大桥的“堵车”现象,不仅仅是交通流量的变化,更是区域经济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座大桥,不仅连接了三地的交通,更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从冷清到火爆,港珠澳大桥正在用它的繁忙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在用实际行动回应着外界的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大桥   山姆   通行费   珠海   客流   车流   区域经济   口岸   冷清   港澳   公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