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不粘锅有毒且致癌?掉涂层后还能用?赶紧自查家里的锅

厨房里,不粘锅堪称“手残党救星”,煎蛋完整不破,米饭粒粒分明,少油少糊堪称健康烹饪代言人。

可伴随着长时间的使用,锅底斑驳、涂层逐渐开始往下掉,甚至铲饭都费劲,一个灵魂拷问也油然而生,这锅还能不能继续用?掉下来的涂层会不会有毒甚至致癌?对于人们的广泛焦虑,央视用一个简单的实验道出了真相。

不粘锅有毒且致癌?

聚四氟乙烯,这个化学名或许陌生,但它的商业名称特氟龙早已家喻户晓。它凭借极低的摩擦系数和出色的化学惰性,成为不粘锅涂层的绝对主力。

其分子结构异常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是其不粘特性的核心所在。市面常见的麦饭石、钛钢等名头,其核心技术大多仍是特氟龙涂层的升级或伪装。

真正将特氟龙推向风口浪尖的,是其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全氟辛酸,这种化学物质以极强的环境持久性著称,难以自然降解,长期接触的话会与某些癌症风险增高、以及潜在的生殖和免疫系统影响存在关联,且能在人体内长期蓄积

在引起全球性关注之后,产业界已积极应对。自2013年起,行业主流已基本淘汰全氟辛酸,转而采用更新型的替代化合物。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特氟龙涂层本身,在规范的使用条件下,其安全性是经过评估和认可的。

特氟龙的物理性质稳定,熔点高达约327°C,在260°C以下能长期保持稳定。我们日常烹饪能达到多高温度呢?

中式爆炒的油温通常在190°C至240°C之间,即便是烹饪中最后一步的“泼热油”环节,温度也很难超过260°C,真正危险的是空烧干锅。

此时锅体温度会急剧飙升。央视《生活圈》栏目进行的实验清晰地展示了风险边界,实验环境温度达到350°C时,特氟龙涂层确实会发生分解并减重,释放出有害物质。

但回归到日常烹饪场景,油温超过200°C,油脂已大量冒烟,刺鼻的气味会迫使人们关火,几乎不可能达到让特氟龙分解的危险高温。

这意味着,只要避免让空锅长时间在火上干烧,日常烹饪很难使涂层达到危险分解的温度,消费者正常使用符合标准的含特氟龙产品,无需过度担忧其安全性。

涂层掉了怎么办?

即使特氟龙本身在合规使用下相对安全,但耐磨性始终是其短板,铁铲、钢勺等硬物的撞击刮擦,或是清洁时使用钢丝球的暴力摩擦,都是涂层损伤甚至剥落的元凶。这种损伤不仅终结了锅具的不粘使命,更让锅体金属暴露。

早期的不粘锅产品,涂层与金属锅体之间的结合力不足是个普遍问题,容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成片剥落的尴尬情况。

为了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和耐用性,制造商们将微小的钛金属颗粒、甚至人造钻石微粒等“增强剂”融入特氟龙涂层中,更有效地将涂层锚定在锅体金属基底上,显著提升了涂层的抗刮擦性和使用寿命。

然后将这些改良技术包装成诱人的新概念,比如钛合金不粘层、钻石纳米涂层,听起来是否跟高大上,但其核心不粘功能依然主要依赖于升级版的聚四氟乙烯材料。

虽说合规的不粘锅涂层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是安全的,但仍有不少人会担心,锅用的久了,涂层掉下来被吃进肚子里了怎么办?会不会融进身体里造成什么危害?

其实这点我们也可以放心,2022年韩国曾做过一项动物实验,研究人员给予小鼠远超任何可能的日常摄入的特氟龙,持续四周喂食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在血液中也未检测到相关微塑料。

但面对涂层出现明显划痕、星点剥落或大面积脱落等情况,还是强烈建议更换新锅。

这些金属材质本身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长期接触食物和烹饪条件下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与食品级涂层同等的保障。

涂层破损意味着不粘功能失效,食物极易粘连、焦糊,不仅影响烹饪体验和菜品质量,焦糊物本身也可能产生不良物质,此时的锅已失去了作为不粘锅的核心价值。

而且涂层一旦出现缺口,在后续使用和清洗过程中,破损范围会加速扩大,涂层碎片混入食物的风险急剧升高。

正常情况下,涂层不粘锅属于具有使用寿命的易耗品,其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次逐渐衰减,涂层磨损或剥落就是它生命周期结束的明确信号,抱着传家宝的心态使用它,既不现实,也可能带来风险。

多元化锅具

对涂层心存顾虑,或者追求更长久耐用的烹饪伙伴?

铁锅堪称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通过正确的开锅养锅流程并掌握热锅凉油的烹饪技巧,铁锅也能达到出色的物理不粘效果。其优点还包括良好的热容量和均匀性,以及可能的铁元素补充。缺点在于需要定期保养,重量较大,对使用者的技巧有一定要求。

钛锅、高级多层不锈钢锅等这类锅具不依赖表面涂层,而是通过材质本身的特性或精密的物理结构设计来实现减少食物粘连的效果。

几乎百无禁忌,耐受金属锅铲、耐刮擦、耐高温干烧,使用寿命极长,材质本身化学性质极其稳定,高温下无分解风险,无涂层脱落忧虑。

在选购时,需擦亮眼睛辨别宣传噱头,如今市场上很多麦饭石不粘锅都只是在特氟龙涂层表面印制了类似麦饭石的花纹,其核心不粘层仍是PTFE。

大理石涂、钻石涂层等说法也多是营销概念,要么是特氟龙的改良版,要么是陶瓷涂层中添加了微量矿物质粉末以提升耐磨性。

真正的纯天然麦饭石材质的锅具非常少见,且因其质地较脆、不耐高温明火,实用性很低。理性看待宣传,关注核心材质和相关的安全认证,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不粘锅有毒致癌?合规产品在正常使用下安全无虞。涂层脱落还能用?为了健康,请让它光荣退休。自查家中锅具,若涂层伤痕累累,是时候说再见了。

央视的曝光,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产品,而非制造恐慌,符合国标的特氟龙涂层锅,在避免干烧、杜绝硬物刮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安心使用。若追求更强的耐用性与心理安全感,铁锅、物理不粘锅或陶瓷涂层锅都是值得投资的优质替代。

主要信源

「提醒」吓人!这几种锅含有毒物质,千万不能用?——人民日报2019-08-24 20:44

不粘锅干烧释放有毒物——人民网-生命时报2020年08月19日

【科学辟谣】不粘锅涂层有毒还致癌?不粘锅:这个“锅”我不背!——政务:科普罗庄 2023-04-11

央视已曝光!别再用这个做饭了,看看家里有的赶紧丢了...——光明网2019-06-0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美食   能用   涂层   央视   家里   麦饭石   金属   材质   铁锅   日常   核心   风险   分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