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现在身边生病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小到感冒发烧、肠胃不适,大到各种慢性疾病,甚至年轻人也常喊着“身体透支”“力不从心”。作为一名长期和肾病打交道的患者,我对身体变化格外敏感,也常常忍不住琢磨: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身体却反而不如以前的人结实了?想来想去,最核心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脱不了干系,尤其是和六零后、七零后那代人的生活对比,差异真的太明显了。
先说说饮食吧,这绝对是影响身体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总说“吃什么都没味道”,肉没有肉香,菜没有菜味,其实背后就是食材本身的变化。六零后、七零后那代人,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自留地,种的白菜、萝卜、黄瓜、西红柿,都是顺着季节生长,不催熟、不打过多农药,浇水靠雨水,施肥靠自家的农家肥。等到收获的时候,摘一根刚熟的黄瓜,咬一口脆甜多汁,那种自然的清香,现在超市里买的大棚菜根本比不了。还有肉,以前谁家养猪、养鸡,都是用玉米、麦麸、野菜、剩饭菜喂养,一头猪要养一年才能出栏,鸡肉、猪肉炖出来,满屋都是肉香,油花清亮,吃一口满嘴生津。那时候物资匮乏,吃肉是件特别奢侈的事,只有过年过节、家里来客才能吃上一顿,孩子们盼着吃肉就像盼着过节一样,一口肉能香好几天,那种“吃龙肉”似的喜悦,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体会不到。
可现在呢?食材全是“高科技”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猪肉是规模化养殖,喂的是各种添加剂饲料,三四个月就能出栏;鸡肉、鸭肉更是速成,几十天就可以上市。这些肉看起来个头大、肥瘦均匀,但吃起来肉质发柴、寡淡无味,完全没有以前那种紧实鲜香的口感,现在肉价不贵,顿顿吃肉都成了日常,反而让人没了期待感。蔬菜也是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全年都能买到,为了保鲜、增产,催熟剂、保鲜剂轮番上阵,看起来光鲜亮丽,吃起来却没了蔬菜本身的清甜。我常常和身边的朋友感慨,现在的肉就像白菜一样普通,再也吃不出以前那种“珍稀”的味道,连带着过年过节都没了小时候的惊喜感——以前过年能穿新衣服、吃顿肉、领几毛钱压岁钱,就开心得睡不着觉;现在过年,好吃的天天有,新衣服随时买,反而觉得平淡无奇,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快乐。
除了食材本身的变化,现在的饮食结构也越来越“不健康”。各种高热量、高油高盐的食物随处可见,烧烤、火锅、麻辣小龙虾、油炸食品,还有各种含糖饮料、奶茶、碳酸饮料,年轻人几乎天天离不开。这些东西吃起来过瘾,但对身体的负担太大了——高油高盐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肠胃疾病,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风险。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不健康的食物几乎无孔不入,小区楼下、公司附近全是小吃店、外卖店,下班回家累了,不想做饭就点外卖,想解馋就去吃烧烤,想避开这些“不该吃的”真的很难,除非完全没有得卖。不像六零后、七零后那代人,饮食清淡简单,主食是粗粮,菜是自家种的青菜,油盐摄入少,也没有这么多垃圾食品,反而很少有各种“富贵病”。
再说说生活习惯,现在的人真的比以前懒多了。以前的人出门靠走、办事靠跑,种地、砍柴、做家务,天天都在运动,身体自然结实。六零后、七零后那代人,小时候要帮家里干农活,割麦、插秧、喂猪、挑水,一天忙下来,虽然累,但身体得到了充分锻炼;上班后,很多人也是步行或骑自行车,运动量完全足够。可现在呢?出门就坐车、骑车,哪怕是几百米的距离,也懒得走路;上班坐在办公室,下班回家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一天下来几乎没什么运动量。运动量少了,身体的代谢变慢,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自然就找上门了。我自己因为生病需要透析,更能体会到运动的重要性,哪怕是简单的散步,坚持下来也能感觉到身体状态的变化,可现在很多健康人,却连这点简单的运动都做不到。
还有一点,我觉得现在的食物“营养价值”远不如以前了。以前的食材靠自然生长,吸收阳光雨露,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家畜家禽吃的是天然饲料,肉质里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也更均衡。可现在的大棚菜,生长周期短,光照不足,营养成分自然大打折扣;速成的肉类,因为生长速度太快,肉质疏松,营养也不如慢养的家畜。很多人觉得现在吃得好、吃得饱,营养肯定比以前好,其实不然——我们吃的食物数量多了,但质量下降了,所谓的“营养”更多是热量和添加剂,真正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反而不足,长期下来,身体自然越来越差。
基于这些感受,我一直有个想法:希望国家能引导养殖户、种植户,把现在的饲料养殖、大棚种植,慢慢改回以前的“纯自然模式”——用纯玉米、麦麸、蔬菜喂养家畜,让猪、鸡、鸭自然生长;蔬菜顺着季节种植,不用催熟剂、保鲜剂,靠农家肥滋养。我知道,这样一来,食材的生产成本会增加,价格肯定会比现在贵,但我愿意花高价买这些天然健康的食物,也不愿意吃那些靠添加剂催熟、速成的食材。毕竟,健康是无价的,与其等到生病后花大价钱看病,不如从源头把控饮食健康,吃放心的食物。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人口多,靠纯自然种植、养殖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规模化生产是必然趋势。但我觉得,哪怕不能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模式,至少可以增加天然食材的供给,让大家有更多选择。现在很多人都注重健康,愿意为优质食材买单,只要有市场,就一定有养殖户、种植户愿意尝试。而且,这样做不仅能改善大家的饮食健康,还能让我们找回以前的“味道”,让孩子们也能体会到“吃一顿肉像过年”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饮食和生活习惯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现在的人身体越来越差,不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好,而是因为我们在追求“便利”“高效”的同时,丢失了最本真的东西——天然的食材、健康的饮食、充足的运动。我真心希望,我们能慢慢改变这种现状,少吃点垃圾食品,多做点运动,也能有更多机会吃到天然健康的食材。不知道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你们赞成把饲料养殖改回纯玉米、蔬菜养殖,把大棚菜改回自然种植吗?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