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l生成
近期,国家网信办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等多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生成式AI服务提供者需对训练数据合法性负责,并建立内容审核机制。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迅速引发科技圈广泛讨论。
从行业影响来看,头部科技企业如百度、阿里等已率先响应,百度文心一言紧急上线“AI生成内容标识”功能,用户可通过特定标识区分AI创作与人类内容。而对于中小型AI创业公司,政策要求的数据备案和安全评估可能带来一定合规成本压力。据第三方机构测算,国内约30%的中小型AI团队可能因合规成本调整业务方向。
政策背后折射出监管层“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治理思路。一方面,生成式AI作为数字经济新引擎,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110亿元,同比增长127%;另一方面,AI生成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频发,今年二季度相关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40%。此次新政通过分类分级监管,既为创新留足空间,又筑牢风险防线。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特别强调“算法透明度”,要求服务提供者对生成内容的算法机制进行说明。这一要求或将推动行业从“黑箱模型”向“可解释AI”转型,倒逼技术研发方向调整。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半年内,AI解释性技术相关融资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来源:Al生成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