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给特朗普下最后通牒,再不悬崖勒马,4年内中国必将取代美国

以前那些主流报纸杂志,总爱在国际事务上站队自家政府,这次却罕见地转头支持中国。

纽约时报带头发文,直戳特朗普的政策软肋,说他要是继续这么短视下去,用不了四年,中国就得全面超过美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谈判虽然敲定了降低部分关税的初步框架,但关键问题上卡壳了,比如芬太尼关税和中国反制措施。美方急着宣称胜利,可媒体不吃这套,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纷纷发文表示失望,觉得特朗普让步太多,忽略了长远竞争。

美国人现在对中国的崛起有点慌神,中国已经在钢铁、铝材、电池、太阳能和5G设备上领跑全球。这些领域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咬合,形成一个高效循环。政府大手笔投钱新科技,政策灵活调整资源,确保长远发展。

相比之下,特朗普上台后第二任期,盯着关税和制造业回流这些表面文章,却砍了研发预算,大学教育资金短缺,人才开始外流。 经济学家们直言,这等于自断臂膀。

民主党虽有大手笔借债投资的毛病,好歹刺激了些新项目,特朗普倒好,像个抠门老板,只顾眼前账本不管未来回报。媒体文章里嘲笑他破坏创新基础,软实力也在下滑。

回想特朗普第一任期,从2018年起就发动贸易战,加征关税想逼中国让步。可事实呢?中国没崩盘,反而加速内部循环,出口结构优化。2025年3月,中国定下5%左右增长目标,面对美国关税升级,还保持自信。

特朗普2.0上台后,2月先加10%关税,指责芬太尼问题,4月又威胁全球关税,法院还判了部分无效。他在8月威胁中国稀土出口加200%关税,中国回应平静,继续出口控制。

这场拉锯战,让美国户均税负增加近1300美元,经济学家测算,关税战整体拖累美国GDP。

中国专注自力更生,AI和电动车供应链领先,DeepSeek的聊天机器人技术让美国紧张。

​纽约时报那篇长文标题就叫《中国将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将变得无关紧要》,直言“中国世纪”来了。 历史学家可能把这个时期当成中美力量转折点。特朗普急于宣布谈判胜利,却没看到他正挖坑给自己。减少开支的借口下,各领域投入缩水,有才华的研究员考虑移民。

中国独特模式展现韧性,国家主导发展,资源配置合理,聚焦长远。特朗普政策侵蚀美国根基,媒体呼吁他加大研发投入,挽留人才,提升竞争力,别沉迷短期策略。

想想那些普通美国人,农场主和工人,本来指望关税保护就业,结果贸易战反噬,出口锐减。2018-2019关税没显著提升就业,反而农业遭报复打击。


我国发展目标从来不是针对谁,而是追求人民幸福、科技探索、文化繁荣和国际和平贡献。这份从容,让美国媒体更急。


有人说中国已超美经济,生产成本低20倍。

特朗普2011年就说加25%关税逼中国建厂美国,不然更好,因为美国会自建工厂。 但现实中,他四年计划没完全奏效。

贸易战无赢家,中国韧性强,美国需反思。特朗普政策遗产争议大,中国稳步前行,靠实干积累。

​中国发展是历史必然,美国若不改,四年换位不是梦。

​参考资料

美国新防长提名人称:中国眼光长远,而我们一无所知 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财经   悬崖勒马   最后通牒   美国   中国   年内   关税   长远   芬太尼   政策   媒体   主导   美国人   纽约时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