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为何一直没有职业足球队?两大原因占主导

截至9月上旬,颇具热度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已进行至第11轮,其中徐州队在还剩两场常规赛的情况下暂列第4位,已稳稳拿到淘汰入场券。

众多网友们在网络上支持、助威徐州队的同时,也不乏“徐州要是有一支正在征战中甲或中乙的职业球队就更完美了”的声音。

而之所以有相关声音,一是因为徐州长期以来的校园足球青训模式确实为多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青训梯队、一线队输送过球员,甚至走出过孙可、李昂、石柯等入选过国家队的“国脚”。而在现役的中超联赛(中国最顶级的职业足球联赛)球员中,徐州籍球员就有6人,是江苏省13市之最。

二是因为在“苏超”比赛中,以南通海门珂缔缘的青训阵容(非珂缔缘一线队)为班底的南通队至今保持全胜,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了业余球队与职业球队梯队的差距,何况南通还有另一支职业球队——南通支云。

此外,南京、苏州、无锡目前还分别拥有南京城市、苏州东吴、无锡吴钩等中甲或中乙球队,只是三市并未将这些职业球队的青训梯队作为征战“苏超”的班底。假设明年还有江苏足球城市联赛并且规则不变,那么以上三市是很有可能派出青训梯队的。

那么徐州市为何没有职业化足球队?

一、没有企业或私人金主投资组队

职业化球队并非一套教练组加二三十名球员就能开工,它还涉及到了训练基地、主队比赛场地、医疗团队及其他后勤保障、人员薪资及其他固定支出。所以每年运营一支中乙甚至中甲球队的费用保守不低于千万。

而要满足球队相对稳定的运转,要么是由当地的国资委下属国企投资建队或控股,要么有大型民企或者私人金主投资建队。

长期以来,徐州市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企、全市的知名民企皆无兴趣或需求组建或投资职业球队,而以个人身份建立的皆是业余球队。

二、全国各级职业足球联赛的竞技水平不高,导致商业化水平也相对太差,投资职业球队几乎是“纯烧钱”的项目,收益堪忧。

竞赛是职业联赛的基本盘,但依托基本盘实现可观的商业效应、收入来源更是维持联赛与各球队健康运转的必要环节。

可现实情况是国内最顶级的中超联赛都没有达到相对可观的竞技水平,中超联赛即使在亚洲范围内都不是顶级水平。

联赛的竞技水平不高,就不会收获庞大的球迷群体,进而会没有可观的球票收入、赛事转播分成、球衣广告收入、球员转会收入、各类商业品牌赞助等等。

收益本就堪忧且球队的联赛准入费、球员转会支出、场地费和各种管理费一样不少,这对于球队投资者及股东而言就是花钱大于赚钱的项目,相当不划算。

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期,以地产公司为主的投资商尚能砸下重金打造出几年光景的虚假繁荣,但在市场遇冷、企业陆续暴雷后,大部分中超球队都被当地的国资企业接收,采用低成本运行。

以中超的浙江队为例,其原本的股东是绿城房地产集团,而现在的股东变成了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

抛开中超球队不谈,单就中甲、中乙而言,徐州并不缺少能“投得起”、“玩的转”的企业,但支出大于收入的球市行情对企业并不友好,自然就不会有企业涉足该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体育   徐州   足球队   原因   职业   球队   球员   南通   梯队   水平   收入   企业   徐州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