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全球贸易圈有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中国接连出台两项重要禁令后,多个发达国家突然坐不住了。
他们一算账,损失加起来超过百亿美金,于是抱团施压,要求中国立刻废除这些禁令。
面对这波攻势,经济学家温铁军一句话掷地有声:“轮不到你发言。”
2017年夏天,一则中国禁令让西方多国彻底慌了神——我国正式宣布禁止进口24种固体废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洋垃圾”。
在此之前,欧美日等国一直把中国当成“垃圾处理场”,每年有上千万吨的废纸、废塑料等源源不断运到中国。
可禁令一出,他们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美国的垃圾处理行业首当其冲,禁令前,美国处理一吨垃圾成本才5美元,还能靠出口赚笔差价。
禁令后,国内没足够的处理设施,垃圾只能堆在港口,洛杉矶长滩港一度堆起数万吨废纸,风吹日晒下到处都是碎屑。
为了处理这些垃圾,美国企业不得不花大价钱找本地处理厂,成本直接飙到70-80美元一吨。
2018年一年,美国光在垃圾处理上就多花了几十亿美元,不少中小型回收企业扛不住压力,纷纷倒闭。
欧盟和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欧盟往年有大量废塑料出口到中国,禁令实施后,这些废塑料没了去处,只能堆在仓库里。
甚至有企业偷偷把垃圾运到非洲国家倾倒,引发当地环保抗议。
日本的废纸回收业更是遭受重创,多家百年回收企业因为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而宣布破产。
眼看损失越来越大,美欧日三国凑到一起,跑到WTO起诉中国,要求废除洋垃圾禁令,理由是“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可他们没提的是,这些年中国为了处理洋垃圾,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不少地区的土壤和水源都受到污染。
到了2023年,中国又出台了稀土管控政策,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这下,西方企业彻底坐不住了。
美国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因为缺稀土永磁材料,不得不减产;欧洲的风电企业因为没有稀土制造发电机,多个在建风电场停工;日本的芯片企业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高端芯片制造离不开稀土元素。
据估算,各国直接损失超过百亿美元。
于是,美国再次牵头,联合欧盟、日本向中国施压,指责中国“利用稀土管控搞贸易保护”。
就在这时候,著名学者温铁军站出来怒怼:“轮不到你发言”!
当美欧日还在为中国的禁令大喊“损失惨重”时,70多岁的温铁军拿着一沓照片出现在公开演讲现场,语气沉重地揭开了一个被西方刻意忽略的真相:
这些年,中国为了承接他们的垃圾、供应他们需要的稀土,付出了怎样惨痛的环境代价。
提起广东贵屿镇,很多人还记得它“电子垃圾之都”的名号。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成了西方电子垃圾的落脚点,从废旧电脑、手机到电视,源源不断运到这里。
当地九成家庭都参与到电子垃圾拆解中,用最原始的火烧、酸洗方式提取里面的贵金属。
靠着这份“生意”,贵屿镇年产值一度达到50亿元,镇上盖起了不少小楼。
可没人想到,财富背后是致命的污染。
多年无序拆解后,贵屿镇的土壤彻底被毁掉了,检测显示土壤中的铅含量超标上千倍。
当地的地下水更是变成了黄褐色,根本无法饮用,居民只能花钱买桶装水。
更让人揪心的是,镇上的癌症发病率逐年飙升,儿童血铅超标率居高不下,不少家庭因为有人患癌而返贫。
像贵屿这样的“毒镇”,全国曾有数百个,都是承接洋垃圾留下的后遗症。
再看江西赣州,这个被誉为“稀土王国”的地方,同样伤痕累累。
为了满足全球对稀土的需求,赣州大规模开采稀土已有几十年。
过去,采矿采用落后的池浸、堆浸方式,把山坡挖得千疮百孔,植被成片死亡,原本绿油油的山变成了光秃秃的“癞痢头”。
采矿产生的废水随意排放,污染了河流和地下水,周边村庄的农田灌溉水被污染,庄稼长得又小又差,有的甚至直接绝收。
更讽刺的是,中国一直以低价出口稀土原料,一吨才卖几万元,而国外企业把这些原料加工成高端产品后,转手就能卖出几十万元的高价。
这些年,赣州为了治理稀土开采造成的污染,投入了上百亿元,花的钱比卖稀土赚的还要多。
温铁军还揭露了一组数据:美国人均每年产生773公斤垃圾,是中国人的3倍,仅2000到2020这20年里,就有2.78亿吨洋垃圾被运到中国。
所以,中国出台洋垃圾禁令,是为了让像贵屿这样的地方不再受污染之苦;收紧稀土管控,是为了避免赣州的生态悲剧重演。
不过,西方敢如此理直气壮地施压,放在几十年前或许还有底气,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盘的国家。
经济实力的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有足够的资本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时间拉回到1994年,当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73美元,为了发展经济,不得不承接一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包括处理洋垃圾、出口稀土原料。
但到了202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3万美元,经济结构早已升级。
现在中国的钢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高端钢铁产品能满足国内九成以上需求。
稀土产业也不再只卖原料,深加工产品出口量每年增长30%,从稀土永磁体到发光材料,掌握了更多产业链话语权。
更关键的是,国内废纸回收率超过90%,各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日趋完善,根本不需要再依赖进口洋垃圾来补充原料。
所以,面对西方“卡脖子”的指责,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是要卡谁的脖子,只是不想再走用环境换增长的老路。
而且现在的中国,不仅自己严控污染,还带着成熟的环保技术到国外建厂。
在非洲,中国企业帮当地建垃圾焚烧发电站;在东南亚,联合建设稀土深加工产业园,既避免了当地走粗放开发的弯路,也分享了绿色发展的经验。
说到底,地球只有一个,环保责任不该由少数国家承担。
过去中国被迫接下西方的“污染包袱”,是因为实力不足;现在有了底气,自然要重新制定游戏规则,让环保责任真正实现全球共担。
那些还在纠结“损失百亿”的西方国家,与其花时间施压中国,不如早点正视自己的环保责任——毕竟,靠转嫁污染得来的发展,从来都不长久。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