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融资难、融资贵是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遇到的难题。如何“盘活”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让其迅速转化为“真金白银”呢?
4月25日,重庆两江新区举行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现场,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与建设银行重庆两江分行、平安银行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签署“知企贷”合作协议,全国首创的“知企贷”全周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亮相,帮助企业更快实现“知产”变“资产”。
4月25日,重庆两江新区举行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知企贷”:为企业融资破局的“金钥匙”
“以前贷款难,主要是银行担心风险,现在有了‘知企贷’的一系列创新机制,让银行敢借钱,我们融资成本也降低了,发展更有底气。”云潼科技知识产权工程师王友强感慨地说。
2025年两江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现场,王友强手中翻阅的《两江新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指南》,里面详细介绍了产品内容、特点和办理流程。
“知企贷”的出现,正是为破解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困局。
《知识产权项目协议》、知金贷”《合作框架协议》签约。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记者了解到,“知企贷”聚焦两江新区科技型企业,依托大模型评估、“白名单”企业授信等创新机制,实现差别化风险定价,有效降低企业融资利率。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后还能享受最高不超过贷款利率25%的贴息,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其办理流程也十分清晰:企业从提交贷款申请后,经过知识产权大模型评估、贷款机构审核、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等环节,最后实现放款。
“‘知企贷’是政银企深化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让政策支持产生杠杆效应,银企对接更精准,融资更便捷实惠,可以说就是给科技创新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只是贷一笔款,更是搭起一座桥。企业可通过“知企贷”,由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全周期金融解决方案,涵盖知识产权证券化、专利保险、供应链金融、票据服务、股权投资、跨境服务等,满足企业不同场景、不同阶段的需求,陪伴企业发展成长。
创新机制:为知识产权融资保驾护航
“知企贷”之所以能让企业融资更轻松,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机制在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将对“白名单”企业建立绿色快速审批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探索制定专门的业务管理办法,建立与知识产权融资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评估体系。
在信息共享方面,两江新区将加强与银行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这意味着,银行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精准评估风险,从而更放心地为企业提供贷款。
这种信息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以往的信息壁垒,降低了融资门槛,真正实现了知识产权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重庆明月湖高价值专利大赛获奖单位颁奖仪式。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通过这些机制,银行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更科学地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和潜在风险,这不仅让我们更有信心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能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实现双赢。”平安银行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两江新区不断健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质押融资累计金额突破20亿元。
除了“知企贷”,两江新区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还有一大新的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去年12月,两江新区发行了全市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票面利率仅为1.96%,创下同类型产品全国历史新低,为6家企业精准输送7400万元金融活水。
此外,两江新区真金白银护航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出台《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和《两江新区中央专利转化专项资金实施方案》,2024年,两江新区共兑现1514.4万元扶持资金,惠及200余家企业。
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江新区将继续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等工作提质扩面,让更多企业创新成果“落地生金”,引来更多“源头活水”。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