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阳光明媚的双峰县,一场意义非凡的纪念活动盛大举行。当日,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畅同志诞辰125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蔡畅同志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她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德,特在蔡畅故乡双峰县举行本次活动。
▲纪念活动现场
▲鞠躬致礼
1900年5月14日,蔡畅在双峰县井字镇光甲堂诞生。她自幼个性鲜明,勇敢倔强。在母亲的影响下走向革命,并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为中国妇女解放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年轻时的蔡畅
据了解,蔡畅的家庭堪称中国最具革命性的家庭之一,其母葛健豪被毛泽东尊称为“大家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培养出蔡和森、蔡畅等四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母亲的影响和支持下,蔡畅自幼便展现出鲜明的个性与勇敢倔强的品质。
6岁时,面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她坚决反抗,哭闹不止,最终在母亲和三哥蔡和森的支持下,成功赢得不裹脚的特权,这也成为她人生中第一次“反封建”的胜利。15岁时,面对父亲的包办婚姻,蔡畅毅然离家出走,凭借自身努力考取周南女校,改名“蔡畅”,寓意心情舒畅,开启了追求自由独立的人生新篇章。
此后,蔡畅的革命之路愈发坚定。她与向警予共同发起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并亲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蔡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从此将共产主义信仰与妇女解放事业紧密相连,踏上了为实现妇女彻底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征程。
▲红色文创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蔡畅同志诞辰125周年,蔡和森纪念馆蔡畅平生事迹陈列室还举办了以“森森不息”为主题的红色文创展,为此次纪念活动增添了一抹新颖且富有活力的色彩。“森森不息”寓意着革命精神如森林般生生不息、蓬勃生长,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红色文创展
这些文创产品以蔡畅同志的革命事迹和精神为核心,将红色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涵盖了主题文化衫、书签、U盘、胸章、笔记本、镇尺、水杯等多个品类。
此次红色文创展通过匠心设计的红色文创,让革命精神真正融入生活点滴,让更多人能够以一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接触和了解红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双峰县作为“中华女杰之乡”,蔡畅同志的故乡,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对蔡畅等女杰事迹的宣传与弘扬。此次纪念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蔡畅同志诞辰125周年的深情缅怀,更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实践。
相关阅读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妇女界有一位几乎人人都以“大姐”相称的英杰,那就是蔡畅。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她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解放后又担任全国妇联主席近30年,其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
▲蔡畅
蔡畅,原名咸熙,乳名毛妹子,系蔡和森胞妹。光甲堂是她出生和成长之地,从小在此接受严格的家风家教,时常随兄姐读书、写字、作文,立下鸿鹄之志。在群山环绕的紫云峰下,割草放牛、栽花种豆、捉蝴蝶、采野果、晒辣酱,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1908年夏,全家迁回永丰。1913年,与母亲入湘乡县第一女校(今湘乡二中前身)读书。1914年,与母亲回到永丰镇,在观音阁创办湘乡第二女校(今双峰一中前身)。她既是学员,又是音乐、体操教员。所以,蔡畅曾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永丰和荷叶都是我的故乡,这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
▲1920年,勤工俭学学生在蒙达尔纪女校的合影。左一蔡畅,左六葛健豪,左七向警予
1915年她初赴长沙,考入周南女校。1916年春毕业,留校任体育教员。1919年冬,蔡畅与向警予等发起成立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于年底赴法,入蒙达尼女子公学读书。1922年加入青年团,翌年夏转为中共党员,并与李富春结为伉俪。1925年1月,与李富春、聂荣臻等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蔡畅与李富春
1925年8月回国后,蔡畅全身心投入到中国人民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中。她先后担任中共两广妇委书记、湖北省委妇女部长等重要职务。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里,她始终坚守一线,积极组织和领导妇女参与革命活动。
1927年4月,在汉口出席党的“五大”。大革命失败后,她辗转上海、香港等地,坚持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党的“六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并出席第六次共产国际代表会议。1931年冬,奉命秘密转入江西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及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等职。
▲周恩来夫妇同李富春、蔡畅留影
1934年10月,蔡畅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于翌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根据地。在陕北,蔡畅历任中共陕甘省委委员、统战部长、组织部长、庆阳中心县委书记等职。
1937年9月,她领导建立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发挥妇女在抗日救国运动中的作用。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为党中央主持起草了《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即妇运史上著名的“四・三决定”,该决定为当时的妇女运动指明了方向,使妇女运动摆脱错误干扰,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1945年4月,在延安出席党的“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6月,当选为中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抗日胜利后抵达哈尔滨,参加东北局的工作,兼任东北局妇委书记。她还致力于国际民主妇女运动,先后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执委、副主席。
▲1959年,蔡畅在黑龙江视察工作时与妇女群众在一起
蔡畅还是中国积极投身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先驱。1947年2月和1948年11月,她两次代表中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出席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议,在国际舞台上首次全面介绍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真实状况,增进了世界对中国妇女运动的了解与认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蔡畅随中央机关进入北平。1949年3月,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当选为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蔡畅继续担任全国妇联主席,并任党组书记。她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工作方针,为制订和贯彻《新婚姻法》呕心沥血。在全国第二、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她连续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并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的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0年,80高龄的蔡畅,响应中央号召,主动让贤,致函党中央和全国人大,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为实现我国“废除干部终身制”的决定做出了表率,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思想品德。
1990年9月11日,蔡畅走完了七十多年的革命征程,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临终前,蔡畅留下遗愿: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挽联道:“为中华崛起妇女解放赴汤蹈火功高德重与世同龄;当人民公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风亮节万众敬仰。”
【部分资料来源:蔡和森研究公众号、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双峰县图书馆等】
编辑:李影
统筹:李秀平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