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不买美大豆,美国挑软柿子捏,赖当局被逼接盘,签下百亿大单

离2025年APEC峰会还有几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已经坐不住了。当别的国家领导人在谈能源、谈安全、谈全球治理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呼:“我想和中国谈谈大豆。”

你没听错,不是核武,不是芯片,而是大豆。这背后可不是哪个农场主不高兴,而是中国大陆一脚踩住了美国农业的“命门”,让本就压力山大的特朗普政府火速另寻“接盘侠”,最后这一单,竟然落到台湾当局头上。

100亿美元的大豆订单签得不明不白,岛内民怨四起,但美国却笑得最开心。

大陆拒购美豆

要说中国大陆这几年在国际贸易上出招,那是一击必中。这次暂停采购美国大豆,不只是一个市场行为,更是一次精准的“政治打击”。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度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23年采购额高达314亿美元,占了美国大豆出口的近60%。说白了,中国说不买,那些靠卖豆子吃饭的美国中西部州,饭碗就直接掉地上了。

这些农业州——比如艾奥瓦、北达科他——正是特朗普的“铁票仓”。2024年总统大选,特朗普能不能赢,很大一部分要看这些农民的选票。但现在,中国大陆一撤单,豆子堆满仓库,价格跳水,农民叫苦连天,特朗普的基本盘也跟着摇晃。

特朗普当然急了。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贴文,抱怨中国“将贸易武器化”,还信誓旦旦说要用关税收入补农民的损失。可问题是,这补贴是一次性的,农民要的是市场,不是救济。彭博社也指出,用补贴填这个窟窿,财政就像个无底洞,根本兜不住。

共和党参议员霍文也跳出来说,“中国在打贸易战,我们的农民变成了代价。”这话说得直接,但也暴露了问题的根本:大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产品,而成了中美博弈中的一张牌。

可是,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在贸易中搞鬼惹下的祸,如果特朗普不发动贸易战,美国大豆也不会闹成现在这种局面。

大陆这一“断供”,按下的是美国农业的“暂停键”,牵动的却是特朗普连任的“重启键”。

美国找软柿子捏,台湾被推上火线

中国不买了,美国大豆堆成山,怎么办?卖给其他买家?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是一地鸡毛。

日韩这两位“铁杆盟友”先被敲了门,但一看订单量和价格,直接摇头。日本国内农协出声抗议,说这会冲击本地农民;韩国更干脆,连谈判桌都懒得坐。美国想转向印度,结果又撞了南墙。莫迪政府为了维护上亿农民的生计,早就对美国农产品设了高关税,谈了几年也没谈出个结果。

眼看盟友靠不住,特朗普政府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台湾省。为什么?因为台湾当局不但“听话”,还“好说话”。美国长期以来就有向台湾高价出售二手武器、“技术转让”等传统,这次农产品,也不过是换个包装的“旧戏新唱”。

就在中国大陆宣布暂停采购大豆不久后,美国国会代表团在9月底窜访台湾。会面之后,赖清德当局火速签下了一纸协议:未来4年采购总额100亿美元的美国产黄豆、牛肉等农产品。

这笔订单根本不是经济行为,而是政治表态。签字的时间点,卡得刚刚好:既能帮美国解燃眉之急,又能向华盛顿表忠心。但问题是,台湾市场能吃得下这么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100亿的“接盘合同”,对美国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对台湾来说,却是一个烫手山芋。

赖当局接盘背后:换支持,却惹一身骚

赖清德当局为何甘愿接下美国这笔大单?一句话,为了“政治投机”。

这不是第一次。过去几年,台当局就频频通过购买美制武器、开放美猪美牛进口、配合美方政策表态,来换取华盛顿的“支持”。这次也是同样的套路,只不过换成了大豆和牛肉。

但算盘打得再响,也挡不住现实的“啪啪打脸”。

首先是岛内农业的反弹。台湾省农会组织明确表示,低价进口美豆和牛肉,将严重冲击本地农民的生计。岛内本就有不少小农户,这么一来,市场被美国货挤占,价格一跌,农民只能喝西北风。

其次是财政问题。100亿美元不是小数目,台湾的年度财政预算也就几千亿新台币。这笔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要么来自削减其他公共支出,要么靠举债填坑。

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就直言,这种采购是“排挤效应”的典型,会影响岛内基础建设、医疗、教育等民生预算。

更关键的是民意反弹。岛内舆论普遍不买账,质疑这不过又是一场“凯子外交”。而更大的问题是,这场交易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农业的出路。中国大陆一年采购美国农产品的量,是台湾省的几十倍。台湾再怎么“接盘”,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美国最终还是得回头找中国谈。

赖清德当局以为能用这笔订单换来美国的长期支持,但实际上,这种“押宝式外交”只是把自己捆成了人质。美国高兴时拍拍肩膀,不高兴时照样甩锅。棋子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棋手。

结语

大陆不买大豆,美国农民叫苦,特朗普急火攻心,最终把台湾推上火线。看似是农产品的买卖,实则是国际政治的博弈。

美国用一纸订单给了台湾一个“安慰奖”,却换来了农民的安宁和选票的稳定;而台湾付出巨额资金,换来的不过是美方的一句好话,和一堆吃不完的豆子。

这场交易的本质,是一场“软柿子博弈”:谁好捏,美国就挑谁下手。而中国大陆的拒购,不仅让美国看清了市场的分量,也再一次把台湾问题的敏感性摆上台面。

特朗普提前放话,要在APEC会晤中重点提“大豆问题”,也说明最终的解决,还得靠中美直接对话。而台湾,不管掏多少钱,都买不来地缘政治的安全感。

在这个棋盘上,不动声色的一步,往往比喧嚣的十步更有分量。而那些甘当筹码的角色,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连下桌的权利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财经   美国   当局   大豆   大陆   台湾   中国   农民   岛内   台湾省   农产品   中国大陆   采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