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抽屉里那张皱巴巴的补习班名单时,我愣了好久——奥数、钢琴、英语口语,密密麻麻列了五项,都是三年前我硬拉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报的。那时总觉得,他得考第一、得学特长,将来才能成“有出息的人”,连睡前故事都要换成“名人成长史”。
真正让我醒过来的,是去年冬天他那次发烧。夜里两点,孩子烧到39度,小脸通红,却攥着我的手小声说“妈妈别担心,明天我还能去考试”。我摸着他滚烫的额头,突然就鼻酸了——我到底在盼什么?盼他考高分,还是盼他健健康康地跟我撒娇?
从那以后,我慢慢放了手。不再盯着他的试卷分数,而是会蹲下来看他捏的歪歪扭扭的橡皮泥;不再逼他练够两小时钢琴,而是陪他在楼下追着晚霞跑。有次他数学考了78分,躲在房间里哭,我推门进去,没说一句责备的话,只递了杯热牛奶:“没关系,咱们一起看看错在哪,下次努力就好。”他抬头时眼睛红红的,却突然抱了抱我:“妈妈,你不生气呀?”
现在我不再想他将来要当名家、要多成功。每天早上,他能叼着面包冲我甜甜一笑,我就觉得踏实;晚上他能沾床就睡,呼吸均匀,我就觉得安心;哪怕他在学校受了委屈,能哭着跑回家跟我吐槽,而不是一个人憋在心里硬扛,我就觉得够了。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总被“望子成龙”的执念推着走,把孩子的人生架在“高处的云彩”上,却忘了最珍贵的,是脚下那片“坚实的土地”——平安、健康、敢爱敢哭。至于那些所谓的“成就”,不过是锦上添花。毕竟孩子这一生,能好好吃饭、安稳睡觉、有委屈敢说,就已经赢过太多人了。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