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原创)
东鹏饮料有望提前解锁年入200亿大关的目标。
该公司今晚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7.37 亿元,同比增加 36.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75 亿元,同比增长 37.22%。
这意味着,东鹏饮料的半年营收规模首次突破了百亿,与2023全年营收相近。
如果强劲势头得以延续,该公司很可能今年就迈过年营收200亿的门槛,实现“两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的巨大成就。东鹏饮料这样一个消费赛道优等生,究竟如何加速实现超预期?
多元化成效凸显
从上半年财报来看,东鹏饮料的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更大成效,品类营收占比结构进一步平衡。
具体到产品来看,东鹏特饮依然是该公司的第一大产品。今年上半年,该系列实现收入83.61亿元,同比增长21.9%,营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7.23%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7.91%。
该公司表示,东鹏特饮通过持续深化场景营销,牢固占据消费者 “累困时刻第一联想”心智。一方面,深化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权威媒体平台的战略合作,显著扩大品牌声量,持续强化品牌公信力与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东鹏特饮”作为民族能量饮料领导品牌的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深度绑定全球顶级体育赛事资源,以国际化视野融合本土化活力,成功实现品牌国际形象与美誉度的双重跃升,驱动品牌价值量级增长。
作为第二增长支柱的“补水啦”电解质饮料发展态势迅猛。
今年上半年,补水啦业绩再创新高,期内营收同比增长214%至14.93亿元,与去年全年的营收规模拉平,营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05%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91%。
东鹏饮料表示,“补水啦”品牌锚定青少年群体,通过渗透体育赛事、布局多类运动赛道实现持续场景化渗透,同时以多规格、多口味矩阵覆盖不同场景与人群需求,成功推动电解质水从“专业补给”向“日常健康刚需”转化,进一步扩大市场渗透度。
最后是包含了无糖茶、植物蛋白饮料等品类的“其他饮料”,该板块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6.1%至8.77亿元。
今年以来,东鹏饮料提出提高全品项产品的曝光率。例如,“东鹏大咖”重点以“生椰拿铁”口味为主打,强化消费者对此种咖啡口味的心智模式认知,并官宣实力派唱将韩红为品牌代言人,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地标媒体以及全国核心梯媒进行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稳”固基本盘
在中国饮料乃至快消行业,东鹏饮料是近年来少有兼具了规模实力与增长爆发力的玩家。
当饮料市场处于整体增速平稳、新兴品类红利抢夺激烈、价格竞争不断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陷入增长瓶颈,东鹏饮料却保持高速成长,甚至有望在短短两年内就从100亿登上200亿的阶梯。
带动东鹏饮料飞跃的,不仅仅是能量饮料扩容机遇,更是其对战略目标的高度聚焦与高效执行。
近几年,“东鹏特饮”作为公司“顶梁柱”持续稳健。这条产品线连续多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有赖于公司对全国化扩张、渠道精细运营的持续拓展,加速渗透空白市场与终端网点。
仅在2024年,东鹏饮料就新进了近60万家活跃终端门店,总数达到约400万家,即平均每天会新增近1650家门店销售东鹏饮料产品。到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覆盖的有效活跃终端网点进一步提升至超420万家。
除了扩张,东鹏饮料也讲究渠道的精耕细作。例如,在今年的饮料冰柜投放大战中,在“冰冻就是最好的陈列”的主张下,东鹏饮料制定了更精细、更智能、聚焦高销售转化场景的投放策略。
东吴证券今年4月发布的研报称,2025年,东鹏饮料已将冰冻化上升为内部战略,投放规划更务实:一是精准筛选有潜力的网点进行布局,这将根据业务员日度 KPI 达成(如终端网点拜访频率、客情维护情况)、网点单点产出量等指标;二是切实考虑冰柜投放能耗,采买智能化、低能耗冰柜,并在学校周边、工业园区、城市主干道等地尝试智慧化、智能化冰站/冰柜, 通过摄像头验证动销数据准确性。
2024年,东鹏饮料已投放30万台冰柜深入学校、工厂、高速服务区,2025年计划再投10万-20万台智能冰柜。
这场阵势颇为浩荡的渠道拓展背后,是东鹏饮料全国化扩张的长期战略。
经过十几年稳步推进,这家广东企业的全国布局已见成效,业务分布日趋均衡,也为其他区域的进一步提升打开了想象空间。业内普遍认为,对标广东区域的销售规模,其他区域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这也是东鹏饮料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全国每个区域的主营业务收入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其中,广东区域营收同比增长20.61%至25.46亿元。在“大本营”之外,华北区域增速最快,营收同比增长73.03%至17.08亿元,其余区域也录得了接近或超过30%的增幅。
就区域占比而言,广东区域营收占比进一步下降,由26.85%下降至23.72%;上半年增速远超平均水平的华北区域跻身东鹏饮料第二大区域市场,占比12.55%提升至15.91%。
以“进”拓增量
如果说能量饮料大单品成就了过去,那东鹏饮料的“1+6”多品类战略则奠定了未来。其中,1指能量饮料,6则指电解质饮料、即饮咖啡、即饮茶、植物蛋白饮料等品类。这一战略将依托于东鹏饮料前期所积累的供应链、渠道、研发等平台化能力,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小食代留意到,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围绕多元化品类密集推新。
其中,被视为东鹏饮料第二增长曲线的“补水啦”推出了面向轻量补水场景、380毫升便携装的“小补水”;专门开辟了迎合健康趋势的“补水啦”无糖系列(0糖荔枝与0糖柠檬);现下又全新上线了满足夏日酷爽需求的冰爆薄荷限定口味。
这些新品显示了东鹏饮料对“补水啦”寄予厚望,以多规格、多口味、新配方来加速渗透不同场景、不同需求,强化品牌心智,在电解质饮料这一新兴赛道中扩大优势地位。
根据快消品线下监测网络马上赢数据,今年上半年,补水啦在运动饮料中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超9个百分点,达到15.09%,排名第三(注:电解质饮料在该数据库属于运动饮料的细分品类)。同期,补水啦也是前五大品牌中唯二实现正增长、份额涨幅最大的品牌。
该公司上半年备受关注的新品还有“果之茶”,这款有糖茶是东鹏饮料在千亿即饮茶市场落下的最新棋子,尽管无糖茶近年很火爆,但有糖茶才是即饮茶大盘。
根据马上赢数据,截至2025年3月,有糖茶仍占有即饮茶类目中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无糖茶仅占30%左右市场份额;有糖茶在三四线城市占比超75%,消费者对甜味接受度高。
新上市的“果之茶”采用果汁+地方特色茶种的组合,打造差异化卖点。同时,新品延续了东鹏饮料擅长的高质价比路线,快速打开局面。国泰君安研报称,“果之茶”自2月上市后迅速放量,3月单月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全年有望冲击10亿元规模。
无论是补水啦还是果之茶,这些近两年才面世的新品能上市即成爆款,离不开两大核心优势。一方面,东鹏饮料深厚的研发资源积累使其能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快速推出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凭借强大的渠道推力和高效执行力,东鹏饮料能确保新品在短时间内实现广泛曝光和深度渗透,迅速引爆市场。
孵化更多大单品的同时,东鹏饮料也在推进产能建设,以向全国化扩张及出海输送足够的“弹药”。
今年4月,东鹏饮料举办了海南生产基地奠基仪式。该基地是东鹏饮料在全国布局的第13个生产基地,也是其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计划2027年建成投产。
4月30日,东鹏饮料发布公告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8亿元人民币在中山新建生产基地。依托地理优势,中山基地将有效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省份,同时进一步强化东鹏饮料的全国供应链网络和产能建设。
在全国化扩张与多品类战略的带动下,东鹏饮料已展现出综合型饮料龙头企业的实力。考虑到战略纵深仍有广阔空间,东鹏饮料有望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渗透,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稳步迈向进入中国饮料行业前五的目标。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