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18岁的全红婵带着三枚奥运金牌的荣光,踏进了暨南大学校园。那个以“水花消失术”惊艳世界的跳水天才,此刻褪去赛场锋芒,像所有普通新生一样,在迎新展板前驻足停留。她的笔尖在展板上停顿片刻,然后郑重写下“好好训练,好好读书”八个字。随后,她拿起印着“忠信笃敬”校训与“983大学”字样的KT板,在暨南园拍下第一张留影。巧合的是,“983”正是院长苏炳添创造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这份独特的缘分,为她的入学时刻增添了特别的意义。

在开学典礼上,这位运动训练专业的新生站在学生代表队列的核心位置。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双手自然垂在身侧,脸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面对台下师生,她没有比赛时的那股凌厉气场,反而略显腼腆。但她的眼神始终专注地追随着发言的校领导,轮到自己送上祝福时,声音清亮而坚定,完全没有怯场。

苏炳添院长早已为这位特殊的学生做好了周全规划。学院特意设立“二沙精英班”,为全红婵量身定制弹性学制,允许她最长用8年时间完成学业。线上课程可以随时补修,比赛成绩还能折算相应学分,这一切安排都体现着对运动员学生特殊性的充分理解。

两人见面时毫无生疏感。全红婵亲手将一件签名的巴黎奥运会出场服赠予学院,苏炳添接过服装时,两人相视而笑的画面被镜头定格。那份默契,源自彼此对运动与学业如何平衡的深刻理解。苏炳添还结合自身经历,细致地分享如何在高强度训练间隙高效吸收知识。这些贴心安排,让全红婵眼中的不安渐渐消散。

然而,这份本该被全心祝福的新生旅程,却在照片流出后卷入了舆论漩涡。有人紧盯着全红婵圆润的脸型与略显宽厚的身形,在评论区直言“这模样不像现役运动员”,更有甚者揣测“是不是准备提前退役”。更刺耳的质疑指向她的入学资格,“天天泡在训练场,哪有时间读书?不过是走个过场的特招生”。

《解放日报》的点评直接点破真相:“全红婵确实胖了些,但这是16岁到18岁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现象。”体育界专业人士进一步解释,女子跳台运动员的黄金期多在青春期前,发育期身高体重飙升的“发育关”是必经考验。她的教练陈若琳透露,为适应重心上移带来的影响,全红婵已将每日训练延长至8小时,仅207C这一个动作就分解练习上百次。

这并非全红婵首次直面无端非议。早年采访中那句“想赚大钱给妈妈治病”,被曲解为“功利心重”;训练间隙偷吃辣条的抓拍,成了“不够自律”的证据;连带着家乡口音的表达,也被放大为“文化水平低”的佐证。

面对潮水般的议论,全红婵没有选择沉默。她在社交账号简介里写下直白的回应:“好好好,那咋了,你啰嗦了,如何呢,又能怎,你继续讨厌我吧,我只会爽不会改。”这18个不加修饰的文字,透着一股不迎合的倔强。

全红婵的处境,让人想起二十年前的郭晶晶。当年这位“跳水皇后”也曾因圆润脸型被调侃“像福娃”,恋情曝光后被媒体追堵到训练馆外,连剪什么发型都能成为头条。面对纷扰,郭晶晶始终将精力锚定在跳板上,用一枚枚金牌击碎质疑。她在采访中那句“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成了对抗非议的座右铭。

退役后,郭晶晶没有跟风涌入娱乐圈,而是远赴英国留学,啃下全英文的体育管理教材。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41岁的她戴着圆框眼镜坐在裁判长席位,用专业赢得国际体坛尊重。

如今,在暨南大学“二沙精英班”的课程表上,《体育传播与公关技巧》被重点标注。老师会模拟记者提问,训练全红婵在30秒内清晰表达核心观点。而在跳水队训练馆的墙上,郭晶晶与全红婵的照片相隔二十年,却有着同样专注的眼神。

从奥运冠军到大学新生,全红婵正在经历着身份的转变与成长。她面对的非议与挑战,恰恰见证着一个年轻运动员在公众注视下的坚韧成长。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校园环境中,18岁的全红婵正沿着前辈的轨迹,在校园与赛场的双重赛道上稳步前行。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我们已经有幸见证这位优秀运动员如何以勇气和毅力,书写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对此,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对全红婵大学生活的美好祝愿!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