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保障再度出新。平台的计价算法究竟是怎么算的?距离一样的两个订单,为什么给到骑手的不一样?这些都是外卖骑手群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获悉,近期,在上海举行的蓝骑士圆桌恳谈会上,饿了么对计价算法进行公开,与骑手、物流商代表及专家学者等一起进行多元化沟通,专家们也就进一步透明化算法逻辑,保障骑手接单公平、收入公平,持续加强骑手权益保障发表了各自观点。
骑手疑问:距离一样的订单为什么价格不一?
收入关乎着每一位骑手及其家庭的生活。据介绍,饿了么计价算法的理念是,确保骑手收入与劳动付出相匹配,让骑手获得合理且有竞争力的报酬,算法会综合考量市场供需情况、订单配送效率、配送难度等因素,计算订单完成配送的合理价格。
其中,为提高骑手的收入,平台会优先提供顺路等配送效率更高的订单;还会基于特殊情形进行补贴,对于重量、时段、天气、距离等影响效率的因素,会测算并给出补偿金额。
当天恳谈会互动中,多位骑手的提问涉及订单价格、订单补贴、定价模式等,平台进行了逐一解答和介绍。
以订单价格为例,有骑手提到,距离一样的两个订单,为什么分配到自己时的价格和给别人的不一样?相关工程师介绍,在订单计价上,不存在订单情况完全一致,但因“人”而异的情况。订单本身会考虑订单顺路度、订单重量、体积、天气情况、供需环境等因素计价,如果两个订单距离一样但价格不一样,有可能是因为配送时段、订单难度等因素影响带来差异。
“算法不是万能的。面对小概率场景,预测也会存在偏差。”在现场,负责计价算法的工程师表示,这就或需要人工干预,或者基于骑手反馈,以及随着环境识别的精准度提升,包括对楼层、电梯、跨江、天气信号等影响配送难度因素的识别,对定价不断进行优化。
计价调整是骑手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平台计价优化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保障骑手接单公平性,保障骑手劳动强度和骑手收入公平性;同时通过订单难易度刻画优化,对骑手的劳动付出做更精准的评价。
专家观点:算法分配任务应保留骑手自主决策空间
当天,与会的即时配送算法委员会的部分专家也就此发表了建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平台需明确其薪酬策略属于领先型、匹配型还是拖后型,需要结合蓝领市场整体薪酬水平动态调整。若采用匹配或领先策略,骑手收入应随市场同步增长。同时,外部薪酬(如行业平均水平)是算法设计的基础“基石”,需通过定期调研确保算法薪酬与市场接轨,避免因策略滞后导致骑手收入相对缩水。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刘潇老师看来,算法在任务分配时,应保留骑手的自主决策空间(如选择工作地点、路线、发掘近路等),通过引入策略性行为(例如经验丰富的骑手优化配送路径),可提升整体配送效率。同时,算法的开放性很重要,需认可并奖励骑手的主动优化行为,从而形成良性激励循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校对 盛媛媛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