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有几项重要的全球经济动态值得关注,这些事件可能会对普通人的收入和支出产生影响。以下简要介绍相关情况,以便大家了解可能的变化。
近日,中美两国在西班牙举行贸易谈判。中方由副总理何立峰率团,于9月14日至17日与美国代表就单边关税、出口管制及TikTok等问题进行磋商。
9月15日,双方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显示出一定的协商进展。
然而,谈判期间美国商务部将32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23家为中国大陆企业,13家涉及半导体行业。中方对此表示反对,并宣布对美国发起两项调查:一是针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措施,二是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出口量增长37%,但价格累计下降52%。此类低价销售行为对国内芯片产业造成压力。
此次反倾销调查预计将提高美国相关产品的进口成本,为国内芯片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总体来看,中美贸易关系虽局部缓和,但摩擦仍在持续。半导体国产替代预计将成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下周全球市场关注焦点是美联储议息会议。
会议于华盛顿时间9月16日至17日举行,结果将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左右公布。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主要原因是近期美国就业数据表现疲软,经济压力增大。
若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可能对全球股市和债市带来短期提振;若降息50个基点,超出预期,或进一步推动风险资产上涨;若不降息,则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美联储降息可能使人民币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灵活性。中国将于9月22日公布LPR报价,市场预计可能下调10至15个基点。
若LPR下降,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有望降低,从而刺激经济;若维持不变,可能对股市和楼市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此次美联储决议将对全球市场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的LPR调整也与国内贷款利率和居民负债成本直接相关。
在当前宏观背景下,有两个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半导体国产替代,中美贸易摩擦中,中方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为国内芯片产业带来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芯片市场规则的调整也进一步削弱了国外技术限制的可能。
致力于实现技术自主的半导体企业,预计将获得更多政策与市场支持。
其次是存储芯片,该领域近期出现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趋势。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厂商纷纷减产,并转向生产高端存储产品,导致传统DRAM供应减少。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用、数据中心建设及消费电子回暖推高了存储芯片需求。美光已暂停报价,预计部分产品价格可能上涨20%至30%。国内相关企业包括兆易创新、澜起科技、北京君正等多家上市公司。
此外,8月金融数据显示M1与M2增速间的“剪刀差”收窄至2021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M1同比增速回升至6%,反映市场活期资金增多,可能带来投资活跃度提升。
但另一方面,前8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减少约1万亿元,居民贷款意愿仍较低迷,表明实体经济复苏尚不稳固。
总体来看,半导体国产替代和存储芯片是当前较受关注的方向,但投资者也需结合整体经济环境审慎判断。
中美贸易谈判、美联储利率决议,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和存储芯片的市场变化,都可能对个人生活和投资产生影响。了解这些动向,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趋势和做出决策。市场下一步的走向值得我们关注。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