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科技圈为ChatGPT-5的算力需求惊叹时,江西赣南山区小学里,40元成本的国产AI学习机正传出孩子们练习英语口语的声音。
这束照进深山的科技之光,背后是一位从红土地走出的“算力革命者”——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
他用七年时间,让中国AI芯片的能效比从追赶者蜕变为全球领跑者,更以870亿元身家荣登《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涨幅榜首,登顶江西首富宝座。
但在光环背后,这位工程师始终带着焊锡味的初心,书写着属于中国科技的温度与韧性。
1987年,陈天石出生于赣州章贡区的教师家庭。父亲用木算盘核验建筑图纸时,算珠碰撞的“噼啪”声,成为他童年最深刻的“算力启蒙”。
“那些在算盘上跳动的数字,像在演奏无声的公式。”这份对计算本能的好奇,伴随他考入中科大计算机系。
入学时,他分给室友的赣南脐橙成了特殊宣言:“家乡的果子要翻山越岭,中国技术更要自己开路。”
2014年,当全球还在争论深度学习的前景,27岁的陈天石在中科院做出惊人之举——拆解实验室的GPU服务器,重组出能效比传统架构高25倍的DianNao芯片原型。
这项成果登上《自然》杂志时,MIT教授惊叹:“中国学者重新定义了AI加速器的游戏规则。”
2016年寒武纪成立时,中国AI产业正经历“卡脖子”的至暗时刻:英伟达占据全球90%的AI芯片市场,国内企业被迫接受高价与算力阉割。
陈天石在首次员工大会上挂出两幅图:赣州宋代古城墙与芯片显微结构。“我们要像客家先祖筑城墙那样,用自主架构筑起中国算力的护城河。”
- 2017年破冰战:全球首款手机端AI芯片寒武纪1A搭载华为Mate10,让图像识别速度提升300%,功耗降低80%。国产AI芯片首次在消费级市场崭露头角。
- 2021年突围战:采用7nm工艺的思元290芯片,在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首次超越同期英伟达A100,打破“国产芯片只能做边缘计算”的偏见。
- 2024年登顶战:MLU370-X芯片创造每瓦18.9TOPS的能效神话,支撑国产大模型参数突破2万亿。在国际芯片设计峰会上,英特尔CTO见状默默收起了准备好的PPT。
身价暴涨的陈天石,工牌始终别在沾着焊锡的工作服上。在南昌寒武纪AI体验馆,两件特殊展品格外醒目:西藏牧民监测牦牛健康的AI项圈,赣南果农的智能脐橙分拣机——它们搭载的,竟是与天河超算同源的芯片。
“算力不应该是实验室的奢侈品。”他办公室里,一面来自青海玉树小学的锦旗诉说着改变:AI教学系统让全县统考成绩三年提升47%。
- 教育筑基:“启明计划”向中西部输送10万套AI教学设备,井冈山老区建成全国首个县域大模型“红星智脑”,让山区孩子与城市同步接触前沿科技。
- 产业造血:与江铜集团共建智能矿山系统,选矿效率提升34%,年减少5000吨原矿浪费;云南咖啡庄园引入AI病虫害监测,优质豆率提高28%。
- 生态反哺:开源“蓬莱”AI开发平台吸引超50万开发者,孕育出137个乡村振兴数字化项目。南非代表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感慨:“你们把最锋利的科技刀,用成了最温暖的播种机。”
公司市值破千亿那晚,陈天石在实验室通宵调试光子芯片;富豪榜发布次日,他穿着沾有机油的工装,出现在县中学的科普讲座上。
2025年寒武纪年会上,他宣布将个人年度分红全部投入“算力粮仓”计划——在长江流域建设12个公益智算中心。
“当赣南的脐橙通过AI分拣卖出好价钱,当山区孩子用国产芯片学习编程,这才是中国科技该有的温度。”
他指着办公室里父亲留下的老算盘:“算盘不是为了计算而存在,而是为了建造更好的桥梁。智能亦如此。”从赣江之滨到全球算力之巅,陈天石用二十年完成了一场静默的远征。
当寒武纪芯片驱动“天问四号”解析火星数据,当国产大模型在联合国气候大会辅助决策,这位江西赤子仍在凌晨三点的实验室打磨新一代量子芯片。
正如他在中科大演讲时所说:“科技的最高境界,是让最精密的计算回归最质朴的善意——这才是中国工程师对世界的终极算法。”
他用行动重新定义了“创新”:真正的伟大,不在于登上多高的山峰,而在于为后来者点亮多少盏灯。
当算力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当科技成为润泽土地的春雨,陈天石们正在书写属于中国的科技浪漫——让前沿技术扎根基层,让精密计算充满温度。这,或许就是一个时代最动人的注脚。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