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什么美味不能辜负?


寒生露凝,昼暖夜凉

今天(10月8日)

自然的指针拨向了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寒露


此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正是江河湖海馈赠最丰饶的时节

肥美的鱼虾蟹带着自然的鲜美

奔赴万家餐桌



寒露时节的上海

藏着哪些鲜味惊喜?

快来和小布一同探寻吧!


寒露节气


寒露温差较大,早晚往往能略微感到一丝寒意。寒露的物候展现出秋天的迹象:


一候鸿雁来宾

从白露时节开始南迁越冬的鸿雁,到了寒露时节就是最后一批了。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天气渐寒,雀鸟不见踪影,由于海边此时出现许多条纹相似的蛤蜊,古人便认为雀鸟入水化为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百花逐渐凋零,但秋菊却开始盛放。



寒露时节,水温适宜,水产品进入最佳生长期。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悠久的水产养殖史,此时,地产大闸蟹正完成最后一次蜕壳,逐渐进入膏黄肥满的“高光”时刻,各类养殖鱼虾也到了肉质鲜嫩肥美的最佳状态。

沪产好蟹:一方水土养一方鲜


秋风乍起,沪郊的蟹塘水波荡漾。“热爱吃蟹”的上海市民每年要消费约8万吨大闸蟹,其中本地产的约1500吨。虽产量有限,但上海蟹凭借出色品质,走出了一条精品化路线。


好蟹养成

上海大闸蟹养殖产业格局以崇明、松江、宝山浦东四足鼎立,青浦金山两翼协同,通过良种与良法的双重支撑,共同打造沪产好蟹的“金字招牌”。

在良种方面,上海良种覆盖率达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海21”是上海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良种,具有“腿长”特点,生长速度比普通品种快18%以上;“申江1号”则以“早成熟、早上市”著称;而“崇明1号”生长周期短、成蟹规格大,是长三角河蟹产业的“黄金品种”之一。


在良法方面,上海各养殖区也探索出了一系列科学生态养殖模式。以崇明农场为例,其自主养殖团队采用独特的生态养殖方式,助力清水蟹品种“江海21”的养殖:通过在蟹塘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大头翁、水花生等多种水草,并投放适量螺蛳,不仅优化了水体环境,也为螃蟹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来源,实现了“蟹-草-螺”的共生。



选蟹窍门

俗话说“九雌十雄”,农历九月食母蟹,农历十月食公蟹,正是民间对于品蟹时机的经验总结。寒露处于农历九月前后,此时,雌蟹为繁殖储备营养,蟹黄已完全成型,而雄蟹膏体则在寒露初期开始积累,要等到农历十月才会达到最饱满的状态。优质雄蟹的蟹膏呈半透明乳白色,质地如凝脂,蒸熟后口感绵密黏唇,无颗粒感。

一般消费者选蟹可遵循“分公母、看外观、掂重量、捏硬度”的技巧,结合季节规律和细节观察,精准判断膏黄饱满度与肉质紧实度。


烹饪方法

螃蟹烹法多样,各具风味。最经典的品蟹方式要属清蒸,蒸好的大闸蟹膏黄丰腴,蘸取少许由姜末、香醋调和的蘸料,满口鲜香,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螃蟹的原汁原味。

面拖蟹则是江南地区的家常风味。将蟹一斩为二,切口处裹上面粉煎至金黄,再加入毛豆、姜葱烧制,最后以面糊勾芡。金黄的蟹黄融入浓稠的面糊,拌面和拌饭均可。


此外,水煮、腌制等做法也各具特色,蟹黄面、蟹粉小笼等菜品同样深受市民喜爱。


更多鲜味:鱼虾海鲜齐登场


除了大闸蟹,南美白对虾、日本沼虾等虾类也正值丰收时节,这些虾采用生态养殖模式,肉质饱满、口感鲜甜,近期陆续上市供应。

鱼类方面,鲈鱼、鳜鱼、黄鳝等本土特色品种也迎来最佳品尝期。这些养殖鱼种依托上海优良的水域生态环境,结合循环水养殖等技术,实现绿色高效产出。

随着东海开渔,海鲜也大量上市,除了常见的梭子蟹和各类虾品,小黄鱼、带鱼、鲳鱼等也颇受消费者欢迎。


寒露凝结了秋的清冽

水产承载了时的丰腴

快来共赴这场鲜味之约

在碗筷轻响间

细细品味幸福的时令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美食   寒露   时节   美味   上海   大闸蟹   崇明   良种   蟹黄   鲜味   鱼虾   农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