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电动车火灾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电动车,而是它!

2024年初,南京一场凌晨大火烧毁十余辆电动车,浓烟窜入居民楼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当公众将目光聚焦于电动车本身时,央视《财经调查》栏目还原了电动车着火的真正根源:


一、央视直击:锂电池黑作坊“流水线”:

在记者暗访的华北某居民楼内,不足20平米的车库被改造成“锂电池加工厂”:废旧电池随意堆放在潮湿地面,生锈的拆解工具旁散落着标号不明的电芯,空气中弥漫着刺激性气味。作坊老板熟练地将不同品牌、不同损耗程度的电芯焊接重组,用二手电路板和廉价外壳封装成“定制锂电池”。

“48V60Ah的电池,用好电芯卖3000元,用拆机电芯成本不到1000元,一天能组装10组。”这样的“低成本生意”背后,是对安全底线的无视:资质生产、无安全检测、无溯源信息,这些电池的热失控温度阈值比正规产品低40%,过充保护功能缺失率达85%。2023年全国锂电池火灾事故中,76%源于此类非法改装电池。

二、致命隐患:劣质锂电的三重威胁

1. 热失控风险飙升

正规锂电池需经过针刺、过充、高温等50余项安全测试,而黑作坊产品仅凭“肉眼质检”。2023年浙江某小区火灾中,送检电池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芯片竟是用胶水粘在电路板上,短路时无法触发断电保护,导致电池10秒内爆燃。

2. 环境污染链条

拆解过程中随意倾倒的电解液含有氢氟酸,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3年非法回收的锂电池中,仅12%得到规范处理。

3. 劣币驱逐良币

黑作坊利用消费者“贪便宜”心理,将正规品牌的同款电池价格压低60%。靠的就是用翻新电芯和劣质配件。”这种不公平竞争导致市场乱象丛生,消费者难辨优劣。

三、从源头切断“炸弹”供应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标准,明确要求锂电池必须配备智能BMS系统、防火外壳和唯一溯源编码,预计2025年正式实施后,将淘汰超30%的不合格产能。

工信部同步推出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企业建立电池“身份证”制度,从电芯采购到回收拆解全程数字化追踪。杭州、南京、深圳等地已试点“一车一池一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电池生产信息。

宁德时代、天能、超威等龙头企业推出“以旧换新”溯源平台,消费者通过小程序预约回收,旧电池经专业检测后,合规电芯可进入梯次利用,不合格电池则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挤压黑作坊生存空间。

四、消费者如何“避雷”劣质锂电池?

1. 购买时认准电池上的CCC认证标志,正规产品应有清晰的生产厂家、型号参数和保修信息,切勿轻信“定制大容量”“超低价促销”。

2. 电动车原厂电池与车型匹配度最高,擅自更换电池可能导致电路过载。如需换电池,务必选择品牌授权门店。

3. 无论何种电池,都应避免夜间入户充电、过度充电,建议使用带过载保护的智能插线板。

结语:

电动车火灾频发的本质,是劣质产能与监管滞后的矛盾爆发。当黑作坊在居民楼里焊接“炸弹”,当不合格电池以低价流入市场,整个行业都在为乱象买单。所幸,随着国家标准的落地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场“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正在得到遏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火灾   电动车   宁德   南京   罪魁祸首   锂电池   正规   央视   电池   消费者   品牌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