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娃哈哈继承人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宗庆后三个子女把妹妹宗馥莉告上香港法庭,意外把消失十几年的前“二把手”杜建英重新拽回公众视线。
这位被遗忘的元老才是娃哈哈崛起的关键推手。
看杜建英的履历就透着不简单。
88年浙大光学仪器系高材生,放着国家干部不当,91年跑进只有百来人的校办厂。
当时谁想得到这个小厂能成饮料帝国?
她靠英语专长拿下出口业务,南京果奶危机时单枪匹马闯北京三四个月,硬是让卫生部出公文平息风波。
这种狠劲在90年代职场太罕见了。
更关键的是她给娃哈哈装上“数字大脑”。
2000年初国内企业连电脑都没摸明白,她就牵头搞ERP系统,离岸公司架构也是她一手搭建。
当年杭州罐头厂那场“小鱼吃大鱼”的并购,谈判桌上都有她的身影。
没这些底子,娃哈哈走不出浙江。
2008年她突然离职才真叫戏剧性。
明明做到党委书记,离宗庆后最近的位置,说走就走。
转头在上海搞起投资公司,2014年又办双语学校。
现在看这时间点太微妙——宗馥莉正好那年从美国学成归来接班。
老员工都说杜建英管过宗馥莉留学事务,两人关系像“继母监护继女”,个中滋味外人难猜。
翻出她年轻时在光学仪器厂的照片,穿格子裙的白净模样,跟后来谈判桌上雷厉风行的女高管判若两人。
2014年同学会重现毕业照的合影里,当年穿白衬衫的姑娘已成三家学校的创办人。
三十年间从技术员、资本操盘手到教育家,每次转身都踩准时代鼓点。
如今娃哈哈继承战开打,倒让人看清一桩旧事:所谓千亿帝国,从来不是某个人单打独斗能撑起来的。
那些藏在财报背后的名字,那些没写进新闻通稿的深夜谈判,才是民企真正的骨架。
杜建英们的故事像面镜子,照见中国草根企业爬坡期的韧劲,也照出权力交接时那些没说破的代价。
老牌企业的继承风波年年有。
但这次闹上法庭,恐怕不止是争家产那么简单。
当创一代老去,当年并肩打江山的人四散,考验的早不是血缘亲疏,而是企业能不能跳出家族恩怨,真正变成现代公司。
这坎迈不过去,再响的牌子也是空中楼阁。
更新时间:2025-07-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