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300 影像体验:名字里没了 Pro mini,影像却更 Pro 了

这是来自 vivo X300 标准版的随手拍。

为什么不先发 X300 Pro 的样张呢?基于过去 X200 Pro 和 X200 Ultra 同档上不仅领先甚至有一些“越级”的影像表现,大家对于 X300 Pro 的影像一定是有一个很高的“心理预期”的。但 X300 呢?它的影像是更像 X200/s 的同档升级,还是和蓝厂官方所说的一样,是 X200 Pro mini 的同档升级呢?

我相信大家都对这个事情都有所疑问。因为在过去的产品里,X 系列标准版不仅硬件和 Pro 有差,一些影像功能也是 Pro 专属(尤其是一些专业特性)。例如去年的 X200 标准版,即使和 X200 Pro mini (两者同样没有 X200 Pro 搭载的 V3+,只有融合进天玑 9400 里的 V2), SuperRAW 的拍摄参数全部开放可自定义和 LOG 模式,依旧是 Pro mini 的专属。

但今年……如果我把下面的照片水印都换成 X300 Pro,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深信不疑,这就是 X300 Pro 拍的。这些照片的素质观感一点都不会让你觉得“配不上 X300 Pro”。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 X300 标准版拍出来的照片。

虽然在硬件规格上,X300 标准版依旧是 X200 / X200 Pro mini 的延续,但感谢蓝厂在发哥平台上这么多年的影像“深耕”——在蓝厂把上一代外挂的 V3+ (的功能特性)成功融入进天玑 9500 之后,X300 标准版在影像功能特性上和 Pro “大幅拉进”了。除了传感器本身不支持的一些特性,过去出现在 Pro 上的颇多“独占功能”,这一次 X300 标准版也有了。

它包括但不限于:

· 14bit SuperRAW 多帧 RAW 模式支持完成的参数选择(此前标准版启用 SuperRAW 时 ISO 和曝光时长只能自动)。可惜还没有支持高像素的多帧 SuperRAW。

· 视频录制功能大幅进步:支持了全焦段的 4K60 HDR 视频舞台模式和人像录像模式的全焦段 4K60 拍摄 (令 X200 Pro / Ultra 眼红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很可能因为处理器平台的原因老机型无法升级支持),因为主摄更换为 HPB 而新增支持 4K120 (也有 4K120 HDR),而且在专业模式和普通录像模式下都支持 4K120 LOG 拍摄(和 X300 Pro 长焦相同),全焦段都支持 4K60 HDR 视频拍摄。

不过 X300 标准版的 HDR 视频规格支持依旧和 X200 Pro mini 一样,不支持 Dolby Vision,是 HDR10 格式的拍摄。

· 虽然 SuperRAW 没有引入 5000 万高像素模式,但是这机器在普通拍照模式、人像模式、风光与夜景模式下都可以实现 5000 万像素的全焦段直出。相较于拍出来的照片无法直接分享(会被社交网络平台高度压缩)且对光线条件有要求的两亿像素照片,5000 万像素直出是明显更“实用”的高像素特性,基本上直出的图片都在微博客户端的限制大小(20M)以内,不会像体积过大的两亿像素照片发出来立刻被压缩成只有几百 K 的小图。

而且现在这批机器的高像素直出输出能力比早年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感谢处理器的算力和算法大幅提升),所以只要不是暗光场景,高像素照片的可用性都相当不错。但你要启用还得至少点两下——建议 vivo 后续优化一下启用高像素(尤其是 5000 万)的便利操作路径,或者可以考虑学习摩托罗拉,以光线条件判定可以默认直出 5000 万像素的照片。

现在的条件,的确是够了。

· 两亿像素的直出的用户意义不算太大——主要是你很难通过分享让大家感受到两亿像素(社交平台的图片体积大小限制)。但这机器通过两亿像素做裁切再拼图的“电影感三拼”和“胶片风双拼”是很好的利用了两亿像素的功能,更具备普通用户的日常分享使用价值。但还是那个老问题:第一次上手的用户未必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个功能,蓝厂还是需要再功能细节的操作交互上再做优化。

功能上的大幅精进,让 X300 标准版在看起来影像硬件规格变化不算太大的同时,大幅扩展了自己的影像应用领域。

HPB 两亿像素主摄的应用是这机器最大的亮点,相较于过去 X200 标准版的 IMX921 的全面进步自然不必说,即使对于 X200 Pro mini 的 LYT-818,HPB 也能算是“五五开”的进步:底大一级的 LYT-818 感光能力、动态范围自然是没法比的,但 HPB 两亿高优势(尤其是硬件支持 4X ISZ 特性)很好的体现在了这机器 2X 以及人像模式的非光学焦段成像的画质上,在大多数非极端暗光场景下,说实话比 LYT-818 是优势的。而感光能力、动态范围的劣势……蓝厂通过一贯激进的算法能力给弥补了(尤其是在夜景场景下,没有发现比 X200 Pro mini 有明显的画质劣势)。一面是蓝厂对三星这颗两亿像素传感器已经算是用得“炉火纯青”;另一面,则是在相对于更多普通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上,高像素传感器以及成熟的 ISZ 应用之下带来的消费者利益点,更加明显。

(其实现在已经有消费者期待 Pro 主摄也能上两亿像素,解决 LYT-828 2x2 OCL 全像素输出 / ISZ 画质的相对劣势,但 1/1.4 的主摄做 Pro 是不太够看的,后面就期待有更大底的两亿像素传感器来满足这个档位的产品需求了)。

这机器长焦和超广角的细节规格都不算变得太大:超广角依旧是大家熟悉的 JN1,好在依旧 15mm 而没有像竞品缩到 17mm。长焦升级为带 VCS 的 LYT-602,模组亦升级为 APO 长焦。当然,长焦微距还有,不像竞品……

蓝厂一直很不会像一些竞品一样包装自己,要我是蓝厂,我就模仿竞品常用的表达方式:“旗舰标准档位,潜望式镜头和长焦微距不必二选一,我都有”。(而且似乎是今年仅有的一个……)

长焦镜头的升级看起来不大,但实际上实拍表现的提升,有惊到我。尤其是夜景的表现。蓝厂对夜景(尤其是极端夜景)的算法和策略(脚架夜景模式 / 长曝光低 ISO 的多帧 SuperRAW)功不可没,传感器感光能力的升级也是很有帮助的。大家可以看看在重庆南岸一棵树拍摄的那几张 3X 长焦夜景样张,已经好的不像是标准版拍出来的夜景照片了。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一些竞品(们)的 Pro 机型的长焦都没法拍出这个素质的夜景。在这条赛道上,这机器的确够“Pro mini”。

在过去的机器里,vivo X 系列标准版一直是影像综合能力最强的产品。而在竞品的标准版综合影像能力在这一代几乎是没有什么进步(甚至还有一些规格退步)的同时,X300 的综合影像能力又大幅提升了一把,它实质上已经成为了高度接近某些竞品 Pro / 介乎于传统 X 系列标准版影像能力和自家 Pro 档位中间的“影像跨级产品”。更何况现在它还能支持增距镜了,这是它在标准版价位上绝无仅有的独家优势,能大幅弥补小屏产品在焦段上无法做更远的不足——不过目前媒体机版本尚未推送支持增距镜的功能,后续 X300 标准版推送对应版本之后,会再来一组 X300+增距镜的样张的。

鉴于 X200 Ultra 的价格过高,对很多的追星党来说价格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催生了租赁市场),X300 也支持增距镜(且正式版本和 X300 Pro 一样,不再是单独的增距镜模式下的少量功能,而是手机的大多数功能原生支持增距镜 )之后,将大幅减少这批用户的支出成本,甚至有望转化过去的一部分租赁订单转向直接购买 X300 标准版——而这个机器的整体产品定义,也是很适合这批追星党用户的(包括人像拍摄)。

在过去已经领先的位置上,X300 标准版可以说是在同价位上的综合影像能力上已经是“一骑绝尘”的存在了,它甚至已经开始具备了不少和这个档位“并不匹配”的专业影像能力(很多人喜欢的比较少算法介入的街拍模式现在除了有 AUTO 也有和专业模式一样的自定义参数选择了)。反正长焦的缺憾,增距镜可以弥补,那么……

我觉得今年不少对影像有一定要求又对机身大小重量敏感的用户,可以把 X300 标准版做主力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数码   影像   标准版   三星   像素   功能   模式   夜景   能力   机器   大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