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市场,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达到352.8吨,环比暴增660%,创下自2023年10月以来单月新高。美国商务部、欧盟委员会、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都在提醒: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稀土“解冻”,更注定会撬动更复杂的博弈。
在全球供应链紧绷的当下,任何一项关键原材料的流向都可能影响产业命脉。美国一边拿到稀土,一边却突然变脸,特朗普团队的操作让外界始料未及。
美国不但暂停了与中国新一轮协议的推进步伐,还在稀土牌之后,强行往谈判桌上塞入全新筹码——要求中国立刻停止购买俄罗斯与伊朗的石油。白宫的算盘,真有这么容易打响吗?
去年10月,中美稀土争端持续升温,出口管控成了两国博弈的焦点。时隔半年,中国对美出口骤增,源自伦敦会谈达成的临时共识。根据协议,中国恢复部分稀土出口,限定全部用于民用,且设定6个月的有效期。出口许可分批发放,6月多家企业集中获得批文,形成短时放量。
美方却误读为中国主动让步,于是迅速调整谈判策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缓推进贸易协议,要求把中国购买俄、伊石油的问题纳入下一阶段谈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放话,“不急于”签新协议,核心是“提升协议质量”,并直接点名中国的能源采购路线。
美国这次的策略,与以往单纯的贸易纠纷不同。稀土刚一放开,美国就要“稀土换能源”,一步步扩张谈判边界,把地缘政治议题强行叠加进经济合作。
更可见的是,特朗普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公开要求中国增加对美石油进口,并威胁对“买俄石油国家”征收100%的“二级制裁”关税。美国的姿态,摆明了要中国在俄伊石油采购上“选边站队”。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并非“无门槛放水”,而是有条件、有底线的阶段性合作。协议规定,所有稀土出口仅限民用,6个月内有效,企业必须获得专门出口许可。中国商务部同时升级出口管理,启动“黑名单”机制:一旦发现美方或第三国企业违反用途协议,将被永久禁止采购中国产品。
全链条流向追踪系统也在同步上线。只要有迹象显示稀土被转用于军工,美方相关企业将立即被暂停出口许可。中国防范美国“曲线救国”方案的意图十分明确。正是这种“可批可停、可增可减”的灵活出口策略,让中方牢牢抓住了主动权。
美国方面却在稀土问题上得寸进尺。刚刚拿到急需的稀土原材料,便立刻暂停协议推进,设置新障碍,把主要矛头对准中国的能源采购独立权。贝森特要求中国必须放弃与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贸易,转而采购美国石油。此举实际是把经济合作变成地缘政治武器。
普京将在9月访问中国,准备签署更加深入的能源合作协议。俄中能源结算已基本实现“去美元化”,石油交易以人民币和卢布为主,中俄远东输油管道扩建工程也在加速。2025年,该管道年输油能力预计可达3000万吨。这样的布局,让美国即便挥舞二级制裁大棒,也很难撼动俄中能源同盟。
中国不仅仅依赖俄罗斯。面对美国的“稀土绑能源”策略,中国早已建立多元化的供应网络。中东、非洲、印尼等地的石油进口通道全面铺开,形成多层次能源安全格局。管道、船运和本币结算共同织成了抵御外部冲击的“安全网”。
美国商务部还在不断升级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AI芯片、GPU、EDA软件等核心技术产品继续被列入限制清单。美国一边要求中国开放稀土,一边继续卡住高科技,这种缺乏互信的双重标准让中国对合作前景大为警觉。
中美90天关税缓冲期即将在8月到期。若双方未能在窗口期内敲定新一轮协议,关税休战将告终结,全球经济有可能再次陷入紧张局势。美国试图用“拖延战术”逼迫中国让步,实则低估了中国的战略耐力。
中国的底线极为清晰。稀土出口不是无条件合作,每一项放松都带有前置条件和全流程监管。美方若继续施压,中国随时可以收紧稀土出口,影响的不仅是美国工业,也包括全球高科技供应链。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试图将地缘政治议题强行叠加到贸易谈判中。要求中国在俄伊石油采购问题上“选边站队”,本质上是想搅乱中俄伊三国的多边合作格局。中国、俄罗斯、伊朗早已识破美方“离间计”,三国合作基础坚实,难以被外部势力轻易撼动。
中国商务部最新设立的“黑名单”机制,将稀土出口管理从“前置审批”扩展到“全链条监督”。只要发现任何国家或企业违反稀土出口用途协议,或将稀土转用于军事领域,即刻被列入黑名单,终止出口资格。
这一措施极大增强了中国在稀土全球流通中的话语权。即便出口已发生,只要被查实“转作他用”,中国有权事后追责,甚至终止所有相关出口。出口企业和下游用户都清楚,一旦触碰红线,后果自负。
美国部分承包商试图通过中转国家将中国产稀土转用于军工系统,直接触碰中方谈判底线。中国随即宣布启动稀土出口流向追踪机制,对涉嫌转用企业及国家展开调查。这一系列监管手段,为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上的博弈增加了更多筹码。
中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被动应对外部压力的能源进口国。多年来,中国持续布局多元能源供应链,俄罗斯、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的油气资源均已形成稳定渠道。美国以为靠稀土就能绑架中国能源采购,实际上高估了自身议价能力。
普京此次访华不仅将签署更多能源合作协议,还将推进中俄本币结算体系升级,强化双边能源同盟。俄中远东输油管道扩建完成后,每年可向中国输送3000万吨石油,形成与美金融制裁体系完全脱钩的独立网络。
中东局势虽然复杂,但中国与沙特、伊朗等国的合作同样稳固。印尼等新兴产油国也成为中国多元能源战略的重要支点。美国要想用一纸制裁就让中国“放弃”多元能源路线,基本没有可能。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7-24 12:13:特朗普:曾考虑拆分英伟达,但发现并不容易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