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九月九,地瓜走。”
这话南方农村的朋友肯定听过,尤其是贵州、湖南一带的老乡,一听这节气顺口溜,脑海里是不是就浮现出小时候钻山找“野果子”的画面了?
今天我就来聊聊那个童年记忆里“香得要命”的野果——地果。
地果
“一颗地果,就是整个夏天的快乐。”
你可能对“地果”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要说它的其他名字,比如“地石榴”“野地瓜”,或者“满地青”“地枇杷”,估计很多人就“哦——原来是它!”了。
图片来源网络
地果其实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学名叫“榕属植物”,和无花果是亲戚。它不像其他果子高高地挂在树枝上,而是“接地气”地贴着地面生长,有时候甚至半截藏在泥里,就像个藏着惊喜的小宝藏。
外形红彤彤、圆滚滚的,像极了缩小版的石榴,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还带点淡淡的奶香。
“童年的味道,不在零食架上,而藏在山沟沟的草丛里。”
图片来源网络
小时候放学后约上三五小伙伴,就往山沟里一头扎,猫着腰、翻草丛、扒叶子,只为了找那几颗成熟的地果。谁先找到,谁就像捡了宝,兴奋得不行,擦一擦泥巴就往嘴里送,那滋味,是真纯真野。
在我们家乡,还有个关于地果叶的“鬼故事”。
老人常说,晚上要是把两片“生病”的地果叶子合在一起,风一吹就会发出“呱呱呱”的怪声,听着就让人起鸡皮疙瘩。小孩吓得晚上不敢出门,乖乖呆家。
图片来源网络
“传说有鬼,不过是大人们对孩子最温柔的守护。”
长大后才知道,根本不是鬼神附体,而是叶子摩擦的声音。这种“吓小孩”的传说,其实是大人怕我们晚上跑山坡出事,用来劝诫孩子的一种巧妙方式。现在想来,满满都是爱与智慧。
地果分布广泛,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四季常青,是大自然给土地铺上的绿地毯。
它的生长方式很特别,不像别的植物向上长,而是往地面“趴着”爬,长满了不定根,叶子纸质轮生,小巧而有生命力。
图片来源网络
“一株贴地而生的藤蔓,撑起了小乡村的大世界。”
果子成熟于夏末秋初,这时候走在山边草丛里,运气好就能发现藏着的红果子,一个个像小灯笼一样诱人。
除了好吃,地果还是中医眼里的宝贝。
在《民族药志三》里记载,它整株都可入药,有清热散寒、祛风除湿、缓解咽喉肿痛、妇科疾病等功效。老一辈还常用它煮水,治小孩积食、没胃口,一喝就管用。
图片来源网络
“吃的是野果,补的是肠胃,传的是文化。”
它的叶子还能喂猪牛羊,是优质的天然饲草。而由于它匍匐扎根、生长力强,也常被用于水土保持,是不少山区护坡的“绿色卫士”。
图片来源网络
“别小看地果,它可是野生界的‘隐形药王’。”
如今城市节奏快、生活节拍紧,像地果这样“藏在草丛里的野味”,已经慢慢退出了很多人的生活舞台。但它在我们的童年里留下了最香的一口、最甜的一季、最野的一段时光。
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我们没有WiFi,但有满山的野果和满脑子的好奇心。”
你小时候吃过地果吗?你们那又管它叫什么?是“地瓜藤”还是“地石榴”?
有没有朋友记得当年一口气吃好几个地果、撑得不行还舍不得停嘴的感觉?
或者听过更离谱的“地果传说”?快来评论区唠唠嗑,一起找回那段山野里的美好时光吧!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