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11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全面整合替代GB 10631—2013等7项国家标准,针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各环节,加严安全要求,提升质量水平,引导安全燃放,为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监管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此次修订以“强化本质安全、规范行业发展、服务民生需求”为核心,重点实现四大突破,整合多项标准、优化分类分级、新增关键技术要求以及严格重要指标要求,对原有的标准进行调整与更新,该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这一标准,对行业和对消费者等有何影响?它又到底“新”在哪?11月26日,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从多个维度解读了该标准对于行业发展与安全管控的影响。
烟花爆竹声级值分层规定:
“新国标”到底“新”在哪?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发布的GB10631—2025《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应急管理部归口,委托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 。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烟花爆竹协会、湖南省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检验中心以及多家烟花制作和生产的公司和协会。在这一标准中提到,解决原有标准分散重叠问题,首次将烟花爆竹产品的分类、分级、安全要求、包装标志等内容统一纳入单一标准,为行业提供“一本通”式技术要求。
GB10631—2025《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
另外,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在于,优化分类分级,将产品分类细化为爆竹类、玩具类、摩擦类、旋转类、喷花类、吐珠类、升空类、小礼花类、礼花弹类、架子烟花类、组合烟花类共11大类25小类,产品安全与消费选择性更加清晰。
近年来,烟花爆竹产品混合包装较为流行,但一直以来,没有相应标准对“混合包”质量安全提出要求,混合包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产品的烟花爆竹包装单元。该标准新增了关键技术要求,首次明确“混合包”的包装、标志和产品要求,同时新增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除此之外,还进一步规范各类产品的药种、材质及燃放性能等重要指标,例如关于声级值的规定,原标准规定个人燃放类产品的声级值小于等于110dB,修订后的标准按照不同产品不同效果分别对声级值进行了规定。从源头降低安全环保风险,提升燃放安全性。
有何影响?
专家解读: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多方共赢
对于烟花爆竹“新国标”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光告诉记者,新国标从可以说是从源头在试图解决旧标准中分类模糊、执行不统一的问题:“比如,它对产品类别进行了系统细化,将烟花爆竹划分为11个大类、25个小类,实现了基于风险程度的精准分类。每一类别明确其适用场景、燃放等级及安全阈值,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的安全防范措施。产品包装须清晰标注分级、燃放类别与安全注意事项。”
“新国标的发布,肯定会对一些自制的、无资质的烟花爆竹产品,起到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和遏制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在压缩这种违规产品的生存空间。”在他看来,烟花爆竹强制性新国标的发布,非常明确地将合法产品的种类、资质、燃放的这种硬性指标进行分类,对那些自制的产品,所谓的高威力不合规的产品,可以更容易辨识。然后通过这种流通的环节,包括检测部门也可以凭借相关的标准迅速地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合规,这样就提升了查处的效率。
据了解,针对混合包装这一行业长期空白,新国标提出三项关键要求:包装需满足所有内含产品中的最高安全标准,杜绝低标准包装适配高风险产品;混合包装须逐一列明所有产品的类别、分级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信息透明;禁止高风险与低风险产品无序混搭,明确产品组合的兼容性要求。这些规定从包装设计、信息公示到产品组合全环节补齐安全短板。
“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多方共赢。”陈光教授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新标准”,可以很好地追溯一些不合规产品,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规范分类、分级标识与安全科普,显著提升燃放过程的安全性与确定性,减少操作风险与安全事故。而对生产企业来说,有了标准,就需严格依据标准调整工艺、优化包装与产品结构,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降低长期合规成本,增强市场信任。最重要的,是对于行业监管部门而言,凭借清晰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指标,实现从模糊监管向精准执法转变,结合宣传培训与标准落地,形成有效监管闭环,“既解决传统痛点,更从生产、流通、消费到监管全链条推动行业安全升级与规范化发展。”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