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48亿,曾经风光无限的“酱油大王”,如今全家成老赖!

引言

他曾用一枚易拉环瓶盖掀起酱油革命,让6.5元/瓶的高端酱油走进千家万户。

却在身家百亿后疯狂押注金枪鱼捕捞和电商平台,甚至将妻儿姓名刻进47亿的收购合同里。

如今,这位缔造中国“酱油第一股”的教父级人物,竟因3231万债务被法院公开悬赏,连超市货架上的加加酱油都印着临期打折的耻辱标签。

奇怪的是,当年被他颠覆的传统酱油品牌如今稳坐龙头,而他的家族企业却在直播间叫卖1元秒杀老抽,评论区刷满老赖还钱。

赤贫童年

1962年,杨振出生在湖南宁乡一个五口之家的贫困农户。

父亲早逝后,全家仅靠母亲务农维系生计,三个兄姐为供他读书相继辍学,全家挤在土坯房里,连煤油灯都需省着用。

师范毕业后,他成为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月薪不足百元。

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开销,1985年,他毅然辞职,借遍亲友凑出启动资金,一头扎进特种养殖和食品加工行业。

白天蹬三轮送货,晚上研究技术手册,两年后竟成当地首批“万元户”,用一沓沓现金撕掉了贫穷标签。

商业奇招

1990年,一次厨房经历让他发现传统酱油瓶的痛点:倒酱油时瓶口残留液体会弄脏手。

他拆解上百个易拉罐,研发出带内嵌易拉环的酱油瓶盖,这项革新让消费者只需单手即可精准控量。

当同行将酱油定价1.5元时,他大胆将产品定为6.5元/瓶,用“高端调味品”定位撕开市场缺口。

1996年,加加酱油厂成立,首批产品直供长沙高端酒店,包装上醒目的红色LOGO与镀金瓶盖成为品质象征。

为打响知名度,他赌上全部身家签下央视黄金时段广告。

1998年,“加点加加,好味道”的广告语伴随《新闻联播》传遍全国,经销商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一年内销售额破亿。

2012年,加加食品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酱油第一股”,市值巅峰时超百亿。

敲钟当天,杨振特意将兄姐请到现场,当年为他辍学的亲人,此刻与他共享资本市场的荣光。

盲目扩张的“资本狂欢”

2015年,加加集团首次尝试跨界投资,将5000万元投向一家主打社区生鲜的初创电商平台。

这场看似前瞻的布局,实则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平台既无供应链优势,也未形成用户黏性,烧光资金后仅维持两年便宣告破产。

三年后,集团又以47亿元天价收购某远洋渔业公司,试图通过酱油+金枪鱼的奇异组合打开高端市场。

这次跨界掏空了企业现金流,更让管理层陷入长达数月的业务整合泥潭。

彼时的资本市场正盛行“跨界神话”,加加集团在多元化浪潮中逐渐偏离主业。

2015年至2020年间,其非调味品业务累计亏损超20亿元,而同期酱油品类的研发投入占比却从3.1%降至0.7%。

当高管团队沉迷于并购带来的股价飙升时,集团负债率已悄然攀升至78%,为日后资金链断裂埋下伏笔。

行业争锋

当加加集团在资本游戏中疲于奔命时,海天、李锦记等竞争对手正加速技术突围。

2018年至2025年,前者累计投入超50亿元扩建智能工厂,后者则推出零添加、有机酱油等创新品类,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29%。

反观加加酱油,生产线仍停留在十年前的玻璃瓶灌装工艺,主力产品包装上的首创易拉盖字样,反而成了创新力枯竭的讽刺标签。

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在危机中彻底暴露。

决策层坚持让不具备专业背景的亲属担任要职,导致新品开发周期比行业平均慢1.5倍,经销商投诉处理效率下降40%。

2023年第三方调研显示,加加酱油的消费者复购率已跌至16%,不及行业均值的一半。

曾经占据超市C位的红色瓶盖,逐渐被堆放在货架底层的临期商品区。

这场崩塌并非突然降临,当企业用资本杠杆替代产品创新,用家族信任取代现代管理,那些曾被辉煌掩盖的裂痕,终在时代浪潮冲刷下显露狰狞面目。

从富豪到“老赖”

2025年4月,加加集团董事长杨振一家三口的姓名首次出现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根据法院公示,其家族因未履行3231万元债务清偿义务,被禁止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及购置不动产。

更严峻的是,由于债务纠纷涉及多笔连带担保,杨振妻子名下的两处别墅及儿子持有的公司股权均被司法冻结。

这场信用崩塌早有预兆:自2022年起,加加集团连续三年未按期兑付供应商货款,累计诉讼案件达47起,涉案金额超8.3亿元。

债权人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显示,集团曾通过关联公司转移核心资产,甚至将酱油生产线设备重复抵押融资。

当执行法官试图查封工厂时,却发现多数设备早已因维护缺失报废,评估价值不足抵押金额的15%。

产业链崩塌

失信危机迅速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

2024年底,湖南、广东等地代工厂因拖欠6个月加工费集体终止合作,导致加加酱油产能骤降80%。

经销商体系随之瓦解,全国2300个销售网点中,75%的渠道商要求解除代理协议,库存积压的35万箱产品被迫以成本价30%抛售。

财务报表揭示更深层危机:2022-2024年累计亏损达15.6亿元,其中仅存货减值损失就占41%。

为维系现金流,集团将研发中心大楼、物流基地等固定资产质押融资,却因股价持续跌破平仓线触发强制拍卖。

截至2025年3月,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162%,银行账户余额仅剩2700万元,尚不够支付下季度员工薪资。

资本市场的判决更为残酷:加加食品股价从巅峰期28.6元跌至2.3元,市值蒸发超90%。

2025年4月30日,深交所对其发出退市风险警示,公告显示若半年内无法实现净资产转正,A股“酱油第一股”将面临强制退市。

昔日摆满商超货架的红色瓶盖,如今在司法拍卖平台上以“破产资产”名义打包出售,起拍价仅相当于巅峰时期品牌估值的0.7%。

这场崩塌不仅摧毁了一个商业帝国,更将民营企业家信用透支的代价赤裸裸暴露在公众视野。

当资本扩张的狂欢落幕时,比资不抵债更致命的,是全社会信任体系的彻底瓦解。

结语

他的故事像一瓶被打翻的老抽,浓烈的咸鲜里浸着苦涩的回甘。

三十年前,那个拆易拉罐研究瓶盖的穷教师,用一枚金属环撬动了整个酱油行业的定价权。

三十年后,他的家族却在直播间叫卖临期产品,每瓶补贴券后价刚好是1.5元,恰似被他颠覆的同行当年的定价。

从湘北土坯房到深交所敲钟台,再跌回法院悬赏公告,这段跨越六十年的弧线里,藏着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典型的命运样本。

用破釜沉舟的勇气筑起万丈高楼,又因对成功的路径依赖,亲手将基业拆解成流沙。

当商超货架重新摆满当年对手的后辈产品,加加酱油瓶盖上那个依然锃亮的易拉环,仍在无声诉说创新者的荣耀与陷阱。

参考信源:百度百科——杨振

百度百科——加加酱油

华声在线——砥砺奋进的五年|20年崛起一个“酱油王国”

凤凰网——一家三口成老赖,寒门逆袭大佬热衷搞副业,实力坑惨百亿酱油帝国 酱油大王的陨落

金融界——发生了什么?语文老师“下海”,成百亿酱油大王,如今一家三口成“老赖”

财联社——加加食品:实控人、监事会主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财经   酱油   大王   全家   瓶盖   集团   拉环   深交所   法院   行业   资本市场   货架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