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利好不断,这个板块正在闷声上涨,空仓满仓的看来(附股)

最近,市场除了AI之后,还有另外一条主线在慢慢的走趋势,这就是创新药,而创新药里面的投资热点又聚焦到了CX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这一细分赛道。

这方面小猎豹认为是很值得我们好好的重点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近期创新药上涨的逻辑,特别是CXO上涨的逻辑是什么?站到当下,创新药还能涨吗?这个阶段能不能追?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一下创新药上涨的导火索是什么?

导火索有两方面:

第一是来自国内龙头药明康德的一纸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收入208亿元,同比+21%;净利润86亿元,同比翻番,其中出售资产带来32亿元一次性收益;扣非后净利56亿元,同比+26%。

第二,上周医保ju把“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写进了2025年调整方案——这意味着创新药以后有两条支付通道:医保+商保。对药企是增量,对CXO是“双倍铲子费”。

两条线交汇,CXO又被推到聚光灯下。

当然,在这之前,可能很多小伙伴不了解,CXO到底是啥?用人话解释一下

正常来说,药要从“idea想法”做到“货架”要跨三道关:实验室(CRO)、工厂(CMO/CDMO)、销售团队(CSO)。

“CXO”中间的“X”,其实就是一类环节的总称:有人专做研究,有人专做生产,有人专做推广,也可以“我全都要”。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新药从研发开始到结束,C"X"O是贯穿“一生”。

站在当下,CXO值得关注吗?要回到这个,主要可以关注着三方面:

  1. 估值回到“地板”
    Wind数据显示,CXO板块整体市盈率(TTM)约33倍,低于医药生物行业平均,更大幅低于海外龙头的45-50倍区间。
    一句话:便宜。
  2. 业绩出现“拐点”
    龙头公司半年报只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订单排产、产能利用率、新签项目金额,这些先行指标都在转暖。
    业内调研反馈:二季度以来,海外大药企重新启动被砍掉的早期项目,国内也是。
  3. “中国效率”仍是王牌
    ADC、双抗、GLP-1这些当红炸子鸡,从DNA到IND(临床申报)在中国CXO手里能压缩到9-12个月,
    成本只有欧美同业的60%-70%。之前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调侃:“科学家带着PPT来长三角,一年就能做出候选药物,这在全球找不到第二家。”

收笔之前,说点实在的。

CXO这门生意,本质还是“别人花钱我出力”。所以创新药的订单不会永远高增长,产能也不可能无限扩张,任何一次研发不及预期或监guan风向变化,都能让景气度掉头。所以大家一定要跟踪及时。

只是当下,它刚好卡在全球外包率继续提升、估值不高、自己又把产能和效率卷到极致的三重窗口期。三个条件同时出现,在医药板块里算稀缺。

老规矩,相关的概念股汇总如下,方便大家查看。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财经   利好   板块   产能   龙头   猎豹   导火索   医药   医保   康德   中国   半年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