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冻结安世资产,中国商务部反手一个出口管制。
现在局面反转了,想恢复供货?可以,但得按中国的规矩来——人民币结算。
这是中国在半导体博弈中,打出的反制牌。

先说结论。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了,条件是全部用人民币结算。
这个条件不是荷兰提的,是中国区定的规矩。

荷兰政府九月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资产,把中国籍CEO停职了,想把控制权抢过去。
中国商务部十月四号出手,禁止安世中国出口在中国生产的芯片。
这一招够狠。安世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封装产能在东莞,没有中国工厂,荷兰那边拿不到成品芯片,全球客户都断货。
荷兰想控制安世,结果发现自己被卡了脖子。
现在安世中国开始恢复国内市场的供货。注意,是国内市场。分销商能拿到货,客户能下单,生产线在转。
新规矩来了:人民币结算。
以前安世的交易用美元,现在不行了。国内市场的所有交易,必须用人民币。

这个动作有多厉害?
一来是切断了荷兰对资金流的控制。用美元结算,钱走国际银行系统,荷兰政府能盯着,能冻结。
用人民币,钱在中国的银行系统里走,荷兰管不着。
二来强化了中国区的独立运营,人民币结算不只是换个币种,是把财务决策权完全拿回来。
安世中国自己收钱,自己管账,自己发工资。
荷兰那边冻结资产?对不起,我的钱你冻结不了。
还有就是倒逼客户接受人民币,安世的客户遍布全国,很多还跟海外有业务往来。

现在要拿货?必须用人民币。
这等于在推动人民币在半导体产业链的使用。
有人说这是中国区自救。没错,但这个自救动作打得很准。
荷兰控制了海外业务,中国控制了核心产能和本土市场。你有技术,我有工厂。你想卖货,得按我的规矩来。
闻泰科技的说法很直白:考虑到欧洲可能切断系统切断资金,中国区必须独立运营,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
翻译一下就是:荷兰想玩阴的,我们就明着来。
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仅限国内贸易,全部人民币结算,这是划出新的规则。

你想想荷兰政府现在的处境。本来想通过冻结资产控制整个公司,结果中国区直接独立运营。
荷兰拿着海外业务,丢了中国市场和中国产能。
安世上半年营收,中国区占了百分之四十八。接近一半。这个市场要是丢了,荷兰控制安世还有什么意义?
中国这步棋,走在了荷兰前面。

往回看,这场博弈怎么开始的。
美国是始作俑者,六月份,美国官员找到荷兰政府。话说得很明白:安世半导体想从实体清单豁免?可以,把中国籍CEO换掉。
美国的算盘打得响。闻泰科技是中国企业,2018年花了300多亿收购了安世半导体。

美国不想让中国人控制这么大的半导体公司。
荷兰听进去了,九月二十九号,美国商务部发布新规则,把出口管制穿透到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
闻泰科技在实体清单上,安世就跑不掉。
第二天,荷兰政府就动手了。
九月三十号,荷兰经济事务部依据"物资供应法",冻结了闻泰科技旗下三十个主体的资产。理由是保障供应链安全。
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安世本来就在荷兰,生产经营都正常,哪来的供应链不安全?
说白了就是找借口抢控制权。
一周之内,荷兰法庭连续三个裁决。先停了张学政的CEO职务,再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最后任命外籍董事拿到投票权。

先停了张学政的CEO职务
这套组合拳下来,安世的决策权就被荷兰拿走了。
更离谱的是,提交紧急请求的是安世内部的外籍高管。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都是外国人。他们联手向荷兰法庭告状,说公司有问题,要求调查。
你说这是偶然?
这是一场设计好的行动。美国定调,荷兰执行,内部高管配合。目标很明确:把中国人踢出管理层。
阿姆斯特丹法庭公开的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
美国官员对荷兰说,安世的中国籍CEO必须被替换。

这不是商业决策,是政治操作。
中国商务部看得明白。所以反制来得快。
十月四号,商务部发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及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成品元器件。
这一招打在哪儿?打在安世的命门上。
安世的设计和晶圆制造在欧洲,封装在中国东莞。东莞工厂占全球产能百分之七十。没有中国工厂,安世的全球供应链就断了。
荷兰政府想控制安世,结果发现自己被反制了。

记者十月中旬去东莞工厂探访,发现工厂已经限制出货,准备实行"上四休三"。不是因为没订单,是因为原材料供应出了问题。
荷兰那边很可能已经削减了对中国的晶圆供应。这是在逼东莞工厂停产。
中国区没坐以待毙。马上调整策略。

咱们说透这个人民币结算,表面上是换个币种,实际上是夺回控制权。
安世中国发声明说,国内员工的劳动关系都在国内公司,工资奖金由国内公司发,不是荷兰主体发。

这话什么意思?财务独立了。
荷兰冻结了安世的海外资产,冻结不了中国区的账户。国内的钱国内管,荷兰政府伸不了手。
人民币结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不只是发工资用人民币,所有交易都用人民币。
客户要下单?人民币。分销商要拿货?人民币。供应商要结款?人民币。
这样一来,安世中国的现金流完全在国内循环。荷兰想卡资金?卡不到。
有人说这是应急措施。没错,但这个应急措施改变了游戏规则。

以前安世中国是荷兰母公司的一个分支,财务受母公司控制。现在独立运营了,自己管钱,自己做决策。
荷兰政府冻结资产的招数失效了。
再看市场层面。安世上半年营收,中国区占百分之四十八。这个市场太大,荷兰丢不起。
现在中国区用人民币结算,等于把这个市场牢牢抓在手里。
荷兰想把中国区的业务拿回去?对不起,客户习惯了人民币,供应链在国内跑,你拿什么拿回去?

这还不算完。人民币结算还有个战略意义。
半导体是高科技产业,交易金额大,产业链复杂。推动人民币在这个领域使用,等于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安世的客户不只是国内企业,还有很多跨国公司的中国分支。
这些公司要拿货,必须用人民币。
久而久之,人民币在半导体交易中的份额就会增加。

中国在用安世这个案例,推动人民币在科技产业链的使用。
荷兰政府现在很尴尬。控制了海外业务,丢了中国市场。想恢复供货,得接受中国的规则。
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冻结我的资产,我就独立运营。你想卡我的脖子,我先卡你的产能。

这场博弈的影响已经溢出了,美国的汽车行业最先感受到了。
欧美几个汽车制造商组织发出警告,说中荷争端引发的芯片供应中断,很快会影响美国的汽车生产。

为什么?安世的功率半导体对汽车电子太关键了。
电动车的电池管理,充电控制,电机驱动,都离不开安世的芯片。传统燃油车的电子系统,也大量使用安世的产品。
现在荷兰冻结了安世的资产,中国限制了安世的出口,全球供应链都受冲击。
美国本来想通过荷兰控制安世,结果自己的车企先遭殃。
这就是全球化的现实。产业链已经深度绑定,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荷兰政府也开始着急了。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说要在几天内跟中方对话。看到没?荷兰也知道事情闹大了。
半导体行业的逻辑很简单。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安世的设计和晶圆制造在欧洲,封装在中国。两边继续对抗,谁都生产不出完整的产品。
现在压力在谁那边?在荷兰那边。
中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安世中国独立运营,供应国内客户,短期内没问题。荷兰有技术,没有中国的产能,全球客户拿不到货。
欧美的客户会怎么选?他们会逼荷兰政府让步。

这就是中国反制措施的厉害之处。不是硬碰硬,是釜底抽薪。
最后说个现实。这件事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关键技术和核心产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主可控,不是口号,是生存法则。
参考信息:
反制!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 国际电子商情 · 2025年10月
实探风波中的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限制出货 · 观察者网 · 2025年10月
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 中国商务部实施出口管制 · 新浪财经 · 2025年10月
法庭文件曝光:美国曾施压荷兰,想要豁免中国需替换CEO · 观察者网 · 2025年10月
闻泰科技回应安世中国员工权限被全面中断 · 观察者网 · 2025年10月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透露将在几天内与中方对话 · 观察者网 · 2025年10月
安世中国最新发声 · 新浪财经 · 2025年10月
中方是否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外交部回应 · 中国新闻网 · 2025年10月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