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特朗普大笔一挥,在社交媒体上亲手“官宣”了全球第一个因为买俄罗斯石油,被美国罚关税的国家。这只被“杀鸡儆猴”的“鸡”,就是印度。
特朗普的原话说从8月1日开始,要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明面上的理由,说的是印度关税太高,搞贸易壁垒。但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不过是块遮羞布。特朗普紧接着就图穷匕见,挑明了真实目的——“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军火”。
要说印度,现在可是俄罗斯原油的全球最大买家,每天进口量超过210万桶,连咱们中国都排在它后面。这背后的账,其实很好算。俄乌冲突之后,西方国家不买俄罗斯的油,俄罗斯为了回笼资金,只能打折出售。这价格便宜、量又足的石油,对于印度这种能源需求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更何况,俄罗斯还愿意用卢比或者人民币结算,帮印度省下了宝贵的美元外汇。生意做到这份上,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所以,印度狂买俄油,纯粹是国家利益驱动下的商业行为。
可美国不这么看。在它眼里,你印度买俄油,就是在给俄罗斯“输血”,就是在破坏西方的“统一战线”。所以,这25%的关税大棒,看似突然,实则是蓄谋已久。特朗普这是在用印度的例子,给全世界所有和俄罗斯有能源往来的国家,立一个规矩,敲一个警钟。
当然,印度也不是软柿子。之前面对北约的警告,印度外交部就怼回去过,说保障本国人民的能源需求是首要任务,指责别人搞“双重标准”。这次虽然官方还没正式回应,但可以想见,新德里的办公室里,此刻必然是灯火通明。
但印度的“硬气”,咱们也得看透本质。它更像是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精明摇摆”,是一种被逼到墙角后的战术反击,而不是下定决心要跟美国彻底分道扬镳。它想在中美俄的三角博弈里,找到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但这种摇摆,也决定了它很容易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美国真正的目标,其实是我们
敲打了印度,美国的视线,立马就转向了我们。
几乎是同一时间,就在瑞典,刚刚结束的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桌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对我们中方代表放了狠话。他说,如果中国继续进口俄罗斯的石油,等着迎接的,可能是100%甚至更高的关税。
这话说的,可以说是非常不客气了。要知道,这可是在谈判桌上,直接把威胁甩在了脸上。
这次的瑞典谈判,从结果来看,基本上是谈崩了。谈了一天半就草草收场,双方连个像样的联合声明都没有。唯一能算得上“成果”的,就是之前那笔暂定关税,双方同意继续往后推迟。
你听听,这叫什么成果?这分明就是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矛盾大到只能暂时搁置,先拖着再说。
这也就戳破了特朗普前几天还在吹嘘的谎言。他对着媒体吹风,说“他在贸易谈判上对中方施加的压力,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优势”,还说中方特别渴望和他见面。结果呢?贝森特在谈判桌上的无能狂怒,和这次谈判的毫无进展,已经把特朗普的“巨大优势”四个字,撕得粉碎。
更有意思的一幕,发生在北京。就在贝森特撂狠话的第二天,美国商界自己组了个豪华代表团,火急火燎地飞到了北京。带队的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主席芮思博,后面跟着波音、苹果这些大公司的高管。
一边是美国政府在欧洲跟我们拍桌子,喊着要加100%关税;另一边是美国顶尖的企业家们,跑到北京来寻求合作,要深化关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美国的政治精英和商业精英,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裂痕。资本的嗅觉永远是最灵敏的,他们知道,跟中国合作,才有钱赚,才有未来。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我们中方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外交部的发言人说,靠威胁逼迫是没用的,进口俄罗斯石油是我们采取的合理措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家的事,你管不着。
而我们谈判代表在瑞典说的一句话,更是耐人寻味——“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这话听着有点官方,但里面的信息量巨大。潜台词就是,我们为了谈判的氛围,暂时把反制措施的期限延长了,但这些措施还在,子弹还压在枪膛里。你美国要是敢把事情做绝,把100%的关税真砸下来,那对不起,我们的反制措施,随时可以启动。
我们的底气在哪?
还记得稀土吗?我们稍微控制一下出口,全球的高科技产业链都得抖三抖。美国那些先进的军工企业,离了中国的稀土,很多设备就得趴窝。
还记得美债吗?我们是美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我们连续几个月小规模减持,都能推高美国的借贷成本,让华尔街心惊肉跳。要是真到了撕破脸的那一天,这张牌的分量,足够让美国喝一壶的。
我们说的“奉陪到底”,背后是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是无可替代的巨大市场,是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更是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说到底,美国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它自己都感到陌生的世界。
它想用上个世纪的冷战思维,挥舞着关税这种陈旧的“武器”,来打一场21世纪的、全新的地缘经济战争。结果必然是水土不服。
你看,就连它最亲密的盟友欧盟,现在都开始留后路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已经“缩水”到只剩下一些金融限制,再也不提禁止购买俄罗斯能源了。德国的工商界更是直接喊话,说“不会再跟随美国制裁中国”。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人民币、卢比、卢布,在国际能源交易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全球的贸易秩序和供应链,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不可逆转的重构。它不再围绕着美国一个中心旋转,而是朝着更加多元、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美国想通过加征关税,把这些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一个个拉出来“点名批评”,甚至是“公开处刑”。它以为这样就能重塑自己的霸权,让世界重新回到那个由它说了算的时代。
关税的大棒,最终打伤的,只会是挥舞大棒的人自己。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