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手工月饼:三代人的传承与新生

虽然距离中秋节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在五莲洪凝街道小西岭村,鑫月手工月饼房已进入一年最忙碌的时刻,房间内香气弥漫,一炉纯手工月饼新鲜出炉。“现在就接了很多中秋节的订单,距离中秋节还有三个星期的时间,需要加把劲了!”刘辉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告诉记者,这几年,自己制作的五莲传统月饼销量一年比一年多。在她看来,大家吃的不是月饼,而是情怀。

  今年47岁的刘辉从儿时起就跟随母亲学习月饼制作技艺,从事月饼生产已有30多年的时间。为了留住经典老味道,她精心挑选食材,对制作工序进行了严格规定,由于质量优、价格实惠,刘辉的“岁月留辉”纯手工月饼在日照广受欢迎。

  从姥姥王袁氏的初代油皮月饼,到母亲王祝兰的手艺延续,再到刘辉手中不断创新的酥皮月饼,这门手艺已走过几十个春秋,成为日照人口中“忘不了的老味道”。

  “最早是姥姥带着母亲做,那时候做的还是油皮月饼,简单实在,邻里街坊谁想吃了,就来家里讨个方子,学个手艺。”刘辉回忆,小时候最难忘的就是中秋前的厨房,案板上堆满了新鲜食材,姥姥和母亲揉面、调馅的身影,伴着花生油的香气,成了童年最温暖的记忆。随着时间推移,传统油皮月饼的口感逐渐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刘辉开始琢磨着改良——“水面包油面开酥,层次能多到十几层,咬一口掉渣,香得很!”

  为了守住“老味道”的精髓,刘辉在食材上从不含糊,从原料的筛选、调配,到面团的揉捏、擀制,再到最后的烘焙、包装,每一道工序她都恪守着自己的初心。

  招牌花生馅用的是五莲本地优质花生米,每一颗都要人工精挑细选,剔除坏果后炒熟炒黄,再拌上同样精心榨制的花生油,加入适量红糖、黑白芝麻,咬一口甜而不腻,满口都是花生的醇香。传统五仁馅更是讲究,花生、瓜子、南瓜子、核桃要提前烘出香味,再搭配青红丝、冰糖和高粉,每一种食材的比例都经过反复调试,既要保留传统风味,又要让月饼的口感更丰富。


  “以前做月饼是为了糊口,现在更多的是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刘辉坦言,这些年看着不少老手艺慢慢消失,心里总不是滋味。为了让更多人爱上手工月饼,她在保留经典口味的同时,还研发了黑芝麻馅、大枣馅等新口味,“大枣用的是晒干的金丝枣,去核去皮后熬成泥,甜润不齁,很受年轻人喜欢。”每到中秋前一两个月,刘辉的小店就忙得不可开交,除了本地顾客上门购买,还有不少在外工作的五莲人特意托人订购,“他们说吃着我家的月饼,就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节的样子。”

  如今,刘辉最大的心愿,是让这门三代相传的手艺被更多人看见。“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手艺,但里面藏着我们五莲人的实在和用心。”她说,未来想把月饼的制作过程拍成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手工月饼的门道,也希望能找到愿意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毫无保留地教,让这份甜蜜的传承,能再走几十年、上百年。”

  在小西岭村的烟火气息里,刘辉的手工月饼不仅是一款传统美食,更承载着三代人的坚守与匠心。每一块酥皮月饼,都裹着岁月的味道,也藏着一位手艺人的朴素心声:让老手艺活下去,让老味道不消失。

全媒体记者 杨辉/文 特约记者 宋年升/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美食   月饼   手工   新生   三代人   手艺   味道   传统   日照   姥姥   母亲   中秋节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