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礼:一份小礼,是留给亲情的温度

在人情这条路上,先走一步的人,不吃亏


【壹】

有些人不是怕送礼,是怕“走亲戚”

每逢佳节,有人欢喜,有人焦虑。

喜的是又多了个理由团聚;
忧的是——又要走亲戚了。

你害怕面对那些熟悉却又尴尬的面孔,
他们张口就来三连问:
“有对象了吗?”
“啥时候生孩子?”
“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这些问题你觉得突兀,
他们却以为是关心。

你沉默以对,他们却说你不亲热、不懂事。
你明明只是想过个安静节日,
却仿佛被放在聚光灯下接受审问。

于是,节日成了社交负担,走亲戚成了心理阴影。

可你有没有想过:

你不是讨厌他们,你只是没学会和他们好好相处。


【贰】

曾经我也不愿送礼

刚组建家庭那几年,我们经济拮据。
哪怕是中秋节,也只是网购几盒月饼、几箱牛奶寄给父母。
至于亲戚那边,只能回避,尽量不走动。

不是不想,而是真的送不起。
每家一份,轻了不礼貌,重了太吃力。
加上节日人情往来带来的“应酬感”,让我更想逃离。

那时候我想:“亲情不该用礼物来衡量。”
可后来我慢慢明白:

亲情或许不靠礼物维系,但它需要被看见、被尊重、被回应。


【叁】

一句话解不开的结,一份礼物能松动

我曾因为一位碎嘴亲戚,几年不愿回老家。

他曾是我和先生的媒人,后因口无遮拦惹人厌。
婚后我便不再与他往来,甚至连回娘家都绕开他住的那条巷子。

后来听说,他在村里到处说我“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
我本不在意他嘴里的“名声”,但父母在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我不在家,冷战的火气却落在他们头上。

有一年中秋,我突然想明白了:

躲不是办法,不如主动破冰。

于是,我提了点礼物去他家,寒暄几句就走。
没想到,从那以后,他反而变了模样:
见面热情、说话得体,甚至还主动帮我父母干农活。

原来,有些人你越冷淡,他越咄咄逼人;
你若递出一份体面,他便收起了棱角。


【肆】

送礼,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让关系松弛

我先生有位师傅,平时对他照顾有加。
有一年中秋,我提议给师傅送点礼物。
他本来犹豫:“会不会太刻意?”
但最后还是去了。

师傅很意外,连连说“你们太客气了”,
可从那以后,他对我先生的照顾更加用心。

一份礼物不贵,却像一滴油,润滑了人与人之间的缝隙。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寒暄,
但人情这件事——不做会生疏,做了不吃亏。


【伍】

不怕花钱,怕的是关系慢慢凉了

走亲戚送礼这件事,听起来俗气、劳累、尴尬。
但它有个特别现实的作用:

哪怕你不在老家生活,你的父母还在那里;

哪怕你暂时不求于人,将来也可能有相求的一天。

人情是人间温暖的“信用卡”,你先刷情,
等到需要的时候,那张卡会自动到账。

当然,送礼也要看分寸。
不用每次都铺张浪费,
也不必长谈久坐,客套寒暄。

一份礼,放下就走;
一次露面,笑一笑就好。

礼物到了,情分就到了。


【陆】

写在最后

别等需要帮忙了才想起该走动关系,
别等亲情冷淡了才意识到维系的重要。

哪怕你再不喜欢热闹,也别让心意缺席。

我们总以为“以后还有机会”,
可时间一晃,很多关系就成了“再没联系”。

今天你送出的那份礼,或许不是为了当下,
而是为将来的自己,留一条体面的人情路。

人生海海,亲情是岸。


关注 @吴钩随笔

愿你在这个中秋,
温情常在,月色如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美文   中秋   亲情   温度   礼物   亲戚   人情   父母   关系   师傅   节日   体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