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愤怒的士兵将齐奥塞斯库拉到公厕前,清空了他们的弹夹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齐奥塞斯库不是被审判的,他是被清算的。

他死的时候,双眼没闭,脑袋撞在厕所墙上,脸上是碎砖和血。

他妻子唱到一半的《国际歌》被打断,没人给他们戴黑布,子弹打光,地上全是弹壳。

倒台之前:没有人再愿意装下去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没有革命,只有失控。

蒂米什瓦拉城,街道结冰,气温零下八度,大街上聚着上千人,他们不喊口号,只喊:“我们饿了。”

那时候的罗马尼亚,全国配给,汽油、粮票、肉票、水电限量,商店橱窗空空如也,排队的人,冬天穿着破棉衣,冻得直打颤。

有人三天没吃肉,孩子躺在家里发烧,连退烧药都要靠黑市。

齐奥塞斯库坐在布加勒斯特的宫殿里,听着这些喊声,然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开枪。

12月17日,安全部队开火,市中心,狙击手埋在楼顶,人群倒下,有个女人拽着孩子逃,被子弹打碎肩胛。

她趴在地上,死前用身体挡着孩子,还有人爬过去拖尸体,被打穿肺。

那一晚过去,42具尸体被夜里偷偷运走,送去火葬场,没通知家属。

齐奥塞斯库以为他赢了,第二天,他飞去伊朗访问,他不知道,那个命令改变了军队的立场。

国防部长米列亚,63岁,党内老人,他拦不住,选择自杀,在办公室扣动扳机,子弹从太阳穴穿过,当场毙命。

安全局宣布他是“英勇牺牲”,但当天晚上,军队就知道这是谎话,米列亚的血溅在墙上,半天都没擦干净。

12月21日,齐奥塞斯库回国,布加勒斯特广场上,他站在主席台,话筒刚响,人群突然一阵巨大的嘘声。

周围高楼的广播失控,嘈杂声里,齐奥塞斯库呆住,脸上的神情,不再是愤怒,是疑惑,是慌乱。

他停住,看向妻子,她也愣了,没有人喊口号,没有人举手,全是怒视和嘘声。

全罗马尼亚第一次,看见齐奥塞斯库害怕的样子。

那场直播画面,第二天传到西欧,BBC、CNN、法国二台,循环播放,齐奥塞斯库说:“冷静!同志们冷静!”没人理他。

处决那天:厕所墙上是弹孔和血

被捕那天,他们还穿着那身灰色毛呢大衣,齐奥塞斯库皮鞋踢着地上的雪,埃列娜喊:“他们不能抓我们!”

12月22日,他们坐上直升机,安全局少校驾驶,假装“护送撤离”。

飞行员把直升机开到一半,找个空地强行降落,军队已经换边,特种兵冲过来,把两口子拖下直升机,丢进卡车。

押去特尔戈维什泰兵营。

兵营没有刑场,指挥官看了看四周,选了厕所旁边一块空地,雪地泥泞,墙上霉斑发黑,地上还沾着冻血,是前几天的军法处决留下的

审判不到一小时。

军事法庭5个人,1个检察官,2个伞兵军官,剩下的是仓促凑来的党政干部,没有辩护律师,没有旁听,没有记录。

判词是现写的,只有四句话:

屠杀人民

破坏国家经济

叛国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齐奥塞斯库大喊:“你们是政变分子!叛徒!我还是总统!”

埃列娜在一边尖叫:“我们没做错!我不是国家职员!”

没人回应。

行刑队是伞兵团64团的,曾是齐奥塞斯库亲卫,现在排成两列,自动步枪上膛。

枪口不到三米,子弹上膛,扳机在手,眼神都红。

没有口令,枪声炸裂。

齐奥塞斯库身中上百枪,衣服被撕碎,血肉飞溅,身体被子弹冲力顶着撞上厕所墙,后脑勺砸出血印,双眼瞪着,没闭上。

埃列娜转身要跑,没跑出两步,子弹从太阳穴穿过,倒下时,眼睛还睁着,嘴巴微张,像还想喊。

子弹打光,士兵冲上去补枪,一个士兵打完,直接扔掉弹匣,从同伴手里扯过另一把枪继续开。

现场没人喊停,血溅了一地,弹壳滚进雪地,混着泥水,枪声停了,全场只剩喘息声和空枪的咔哒声。

尸体被白布一盖,扔在地上,那块厕所墙上,后来留下密密麻麻的弹孔,像个筛子。

全世界都在看着尸体发黑

齐奥塞斯库死后不到24小时,他的尸体就被摆上了电视。

12月26日,罗马尼亚电视台播出了一段录像,画质模糊,镜头扫过齐奥塞斯库的尸体,脸朝上,头发乱了,脸色发黑,胸口全是血洞。

埃列娜躺在他旁边,脸上糊着血,嘴巴开着,没有布罩,没有棺材,就是一块布,铺在厕所外头的雪地里。

全世界都在看。

BBC晚上八点,法国电视台晚间新闻,CNN滚动播放,西方媒体第一次看到独裁者被当场扫射,尸体曝光,这不是正常政权更替,这是血账清算。

苏联沉默了,莫斯科的报纸只登了两行小字:“罗马尼亚国家领导人被处决”,克里姆林宫不发声,戈尔巴乔夫回避。

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都看清楚了,这一枪不是只打在齐奥塞斯库身上,是打给东欧所有垂死政权看的。

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看完录像,说:“我们不想这样。”

苏联内部高层看得冷汗直冒,东德正好也乱着,柏林墙刚倒,齐奥塞斯库是第一个被打死的。

欧洲报纸的头条全是那张照片,齐奥塞斯库脸朝天,身上弹孔密布,血水把雪染成棕黑色,埃列娜躺在旁边,头发散着。

法国《解放报》标题直接写:“独裁者之死”。

罗马尼亚国内,民众挤在街头,围着电视,反复看,有些人拍手,有些人愣着,有些人笑,没人在乎有没有审判。

一枪打碎整个体制

那天行刑,士兵谁都没数子弹,有人事后说是120发,有人说150,弹壳收集不全,尸检记录一塌糊涂。

2010年,齐奥塞斯库的儿子要求开棺验尸,挖出来,确认尸骨是他的,头盖骨碎裂,胸骨多处弹孔,确认是枪击死,但子弹数量对不上。

尸体被打得太烂,弹道轨迹混乱,根本算不清。

士兵打光弹夹还在补枪。那种疯狂,不是执行命令,是泄愤,是25年的血账,一发一发打清。

军队先背叛的,国防部长米列亚自杀,士兵临阵倒戈,64伞兵团本是总统卫队,最后成了行刑队。

民众不信任何“革命口号”,只要看见血。

罗马尼亚经济当时已经崩盘,全欧洲最穷,电一个月断二十天,城市晚上像废墟,药品、肉类、汽油全凭黑市,孩子饿死在家,连埋都没人管。

齐奥塞斯库不信,他还在修宫殿,搞宣传,出口粮食,自己喝进口奶,他在蒂米什瓦拉下令开枪的那一刻,他已经不是总统了,他成了所有人的猎物。

西方插手了,蒂米什瓦拉事件爆发前后,法国、美国、英国都有人在当地,传单、录像、资金、消息源,街头有不明外语面孔。

齐奥塞斯库被干掉,不只是内部反对派起的作用。

1989年整个东欧都在变,柏林墙倒了,捷克政权垮了,波兰团结工会上台,只剩罗马尼亚顽固。

苏联顾不上了,戈尔巴乔夫不想沾血,西方直接放手,任由军方动手清算。

齐奥塞斯库之死,不是单独一个人的末日,是整个体制的一次彻底崩塌。

那块厕所墙,弹孔还在,墙皮脱落,血迹渗进水泥,子弹打掉的不只是人命,是25年独裁政治的全部保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布加勒斯特   戈尔巴乔夫   打光   罗马尼亚   苏联   弹孔   弹夹   法国   公厕   的士   子弹   尸体   厕所   愤怒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