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处暑是秋季的第2个节气,它标志着暑热渐退、秋燥渐起、天气渐凉,所以此时的养生保健,需要顺应“阳收阴长”的自然规律,以滋阴润燥、调和脾胃、收敛神志为核心原则去进行。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养生的相关建议,在这里列举出处暑时节养生保健的简单综合指南,愿朋友们生活愉快,秋日安康!
一、起居养生:早睡早起,防寒护阳。
1、调整作息:宜“早卧早起”,晚上9-10点入睡,早晨适当早起,以顺应阳气收敛,缓解“秋乏”。可适当增加1小时睡眠并保证午睡质量,避免熬夜。
2、注意保暖:昼夜温差开始增大,尤其需要护住腹部(避免脐部受凉)及关节,夜间加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寒。
二、饮食调养:增酸减辛,润燥养肺。
1、原则:少辛辣、煎炸、寒凉,多酸味、滋阴、润燥之食。
2、推荐食物。润燥生津:梨、蜂蜜、银耳、百合、芝麻、糯米等。健脾祛湿:薏米、莲子、山药、茯苓、冬瓜等。增酸补肝:苹果、葡萄、山楂、柠檬等,助收敛肺气。平补气血:鸭肉、黄鱼、乌贼、鸡蛋、奶类等,少食羊肉等燥热荤食。慎食食物:西瓜(寒性重)、姜、葱、辣椒(辛散伤津),及含糖饮料。
三、运动调理:舒缓收敛,忌出大汗。
1、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以微汗为度,避免耗伤阳气。
2、每日伸展肢体或常梳头(用指腹梳理头皮),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疲劳。
四、情志养护:安宁心神,防“悲秋”。
1、秋季容易情绪低落,因此宜通过听音乐、书法、钓鱼等活动安定神志,另就要避免大悲大喜。
2、适当多一点晒太阳(晨间为佳),或参与社交等,以保持心态阳光、积极、正能。
五、防止秋燥秋乏:补水为先。
1、主动饮水:每日1500–1700毫升为宜,小口频饮,可选白开水、淡茶、柠檬水或梨水,避免“牛饮”方式。
2、环境保湿:室内放置绿植、水盆,或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尤其是北方,更要如此。
3、解乏技巧:可采用伸懒腰等,以舒展心肺,增加供氧,还可舌舔上腭或叩齿等,以提神养心。
六、重点人群的特别提示。
1、脾胃虚寒者:忌生冷,多吃温软食物(比如小米粥、姜枣茶等)。
2、老年人或儿童:运动量力而行,及时添衣防感冒。
综上所述,处暑节气前后养生保健的核心是:收阳气以应秋,润燥气以养肺,平心志以安神。顺应“收、养”之自然之道,方能为冬藏打下良好的根基。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