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运往中国,中方连续2天下单,美议员气炸:阿根廷背刺我们!

近日,中国连续两天向美国采购大豆的订单引发轩然大波,而阿根廷突然宣布扩大对华大豆出口的举动,更让美国议员直呼"背叛"。

而这场围绕大豆贸易的博弈,不仅折射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更暴露出美国在与中国经贸关系中的微妙处境,当"美国优先"遇上"中国需求",这场粮食贸易战背后,是全球粮食权力重构,正迎来它的临界点。

阿根廷大豆的选择

2025 年9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码头一片繁忙,装载着 6.2 万吨大豆的 “阿根廷之星” 号货轮缓缓驶离港口,而目的地正是中国青岛港。

这是中国企业连续第二天与阿根廷农业出口商达成大豆采购协议,两天内累计订单量达 12.5 万吨,货值超 6000 万美元,而这批大豆的起运,不仅为阿根廷农业经济注入强心剂,更在美国政界引发强烈反应。

多位美国议员公开指责阿根廷 “背刺美国”,认为其在 “中美大豆竞争” 中选择倒向中国,破坏了美阿传统贸易伙伴关系,这场围绕大豆贸易的风波,折射出全球农产品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中方此次连续采购,并非偶然的短期交易,而是基于中阿农业合作的长期布局与市场需求的理性选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4 年大豆进口量达 9800 万吨,其中阿根廷大豆占比约 18%,成为中国第二大大豆进口来源国。

2025 年以来,受国内饲料需求增长与生物燃料产业扩张影响,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一步上升,9 月上半月进口量已同比增长 12%。

此次连续两天的采购,由中粮集团、中储粮等大型国企主导,采购的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油加工与畜禽养殖需求。

其中 9 月 27 日签订的 6.3 万吨订单,约定在 10 月中旬前完成交付,9 月 28 日的 6.2 万吨订单则将在 10 月底前运抵中国。

为确保供应链稳定,双方还约定建立 “月度采购沟通机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与需求变化调整订单规模,这种长期合作模式为阿根廷大豆出口提供了稳定预期。

“农业霸权”崩塌

从阿根廷的角度来看,与中国的大豆贸易是其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大豆出口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3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8%,直接或间接带动约 200 万人就业。

2024 年,阿根廷向中国出口大豆及豆制品(包括大豆油、豆粕)总额达 128 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 42%,中国已连续 8 年成为阿根廷大豆最大出口目的地。

2025 年上半年,受全球大豆价格波动与国内干旱天气影响,阿根廷大豆产量同比下降 8%,出口压力增大,中方此次连续采购及时缓解了其库存压力。

截至 9 月 26 日,阿根廷大豆库存已达 180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25%,若无法及时消化,将影响下一季大豆种植的资金周转。

阿根廷农业部长胡安・何塞在记者会上表示,“与中国的大豆贸易对阿根廷农业经济至关重要,此次采购不仅稳定了市场价格,还为农户提供了种植信心”。

同时其还透露阿根廷正计划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从目前的 1800 万公顷增至 2000 万公顷,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长期需求。

而美国议员的强烈反应,则源于美国在全球大豆市场的竞争压力与美阿传统贸易关系的失衡。

美国曾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2017 年占比高达 46%,但近年来随着中阿、中巴(巴西)大豆贸易的深化,美国占比持续下降,2024 年已降至 22%,落后于巴西(52%)与阿根廷(18%)。

2025 年以来,美国大豆出口形势进一步严峻,一方面受国内干旱天气影响,大豆产量同比下降 10%,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同比减少 15%,导致美国大豆库存攀升至 240 万吨,创近 5 年新高。

在此背景下,中方连续采购阿根廷大豆,被美国议员视为 “对美国大豆产业的进一步打击”。

美国为何“破防”?

对此,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共和党议员约翰・霍文在听证会上直言,“阿根廷长期接受美国的农业援助与技术支持,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与中国深化合作,这是对美国的‘背刺’,损害了美阿盟友关系”。

民主党议员黛比・斯塔贝诺则指责阿根廷 “忽视美国的市场需求,优先满足中国,破坏了全球大豆贸易的公平性”,并呼吁美国政府对阿根廷采取 “贸易反制措施”,包括削减农业援助、提高阿根廷农产品进口关税等。

美国大豆产业的困境,进一步放大了议员的不满情绪,出口减少与价格下跌,以及美国大豆出口商也面临订单流失的压力。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就曾多次在的声明中表示,“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产业至关重要,同时呼吁与中国重启大豆贸易谈判,降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只是从全球大豆市场格局来看,中方的采购选择是市场规律与多元供应链布局的结果,中国始终坚持 “多元化进口” 策略,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2024 年从巴西、阿根廷、美国进口大豆的比例为 52:18:22,较 2017 年的 34:15:46 更为均衡,这种布局有效规避了单一来源国的天气、政策等风险。

2025 年以来,巴西大豆因国内运输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美国大豆因产量下降与贸易摩擦面临不确定性,阿根廷大豆凭借价格优势(每吨较美国大豆低 50 美元)与稳定的供应链,成为中国企业的合理选择。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大豆进口是基于市场需求与商业原则的自主选择,不存在所谓‘偏向某国’的情况,希望各国尊重市场规律,共同维护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稳定”。

结语

从美国议员的愤怒到阿根廷的"背刺"争议,这场大豆贸易风波远非简单的商业行为,它既是中美博弈的缩影,也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的脆弱性。

现在随着中国多元化进口策略的推进,美国农业的"王牌"地位或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这场围绕大豆的较量,或许只是未来更复杂经贸冲突的前奏。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美国:中国15船大豆订单全给了这国!》——新浪财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4374688147551693&wfr=spider&for=pc

《英媒:中国又从阿根廷买了至少10船大豆,美国农民再遭重创》——观察者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4049111299863728&wfr=spider&for=pc

《中国两天采购20船阿根廷大豆,美议员气炸:阿根廷背刺我们!》——观察者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4159054198375158&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阿根廷   议员   中方   大豆   中国   天下   美国   采购   贸易   全球   订单   巴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