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被誉为“政工巨匠”,其家风以“永远做老实人”“不搞特殊化”“自立自强”为核心,深刻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革命家的精神品格。
罗荣桓一生恪守“人民公仆”的信念,始终拒绝特殊待遇。1947年,他回到黑龙江哈尔滨,在组织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幢从旧官僚手中接收过来的三层豪华洋楼。因房子非常华丽气派,罗荣桓感到太奢侈了,心中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朴素简单的房子住。申请未果后,罗荣桓主动搬出,与谭政一家合住进一栋二层小楼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京南池子18号。这处房子并不宽敞,要住上罗荣桓一家,再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等人,很不方便,但他仍自愿搬了进去,并告诫家人 :“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讲究吃穿,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罗荣桓对子女的教育极为严苛。他曾立下家规:“革命干部子女不要脱离群众,不要有优越感,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你们千万不要有依赖爸爸、妈妈的思想,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儿子罗东进幼时寄养在山东老乡家,因捡了一个日军防毒面具戴上又蹦又喊,吓哭村民的孩子,罗荣桓严厉批评其“忘本”,要求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这件小事,给罗东进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教会了他“要爱护人民,永不忘本”的道理。
1954年,长女罗玉英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学业,打算提前参加工作,这个想法得到了罗荣桓的支持。但他并未给女儿安排在城市的工作,而是要她到工农群众中去,去学习、锻炼自己。最终,罗玉英在基层各方面表现良好,光荣入党。
罗荣桓把公和私分得特别清。有一次,他到政治学院去。院务部的干部让司机老牟带回一小包学院自己栽培的蘑菇,说是让首长尝尝鲜。罗荣桓吃饭时看到了蘑菇,问是从哪里弄来的,家里人告诉了他。为这件事,他专门向秘书交代,让他教育司机、警卫员等工作人员,今后外出绝对不允许接受别人送的任何东西。
罗荣桓的家风,是共产党人“严于律己、服务人民”精神的缩影。他通过点滴言行,将“不搞特权、自立自强”的理念融入家庭,为后世树立了家风典范。正如其子罗东进所言:“父亲的教诲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一生。”
来源:福州市妇联综合中国纪检监察杂志、高邮日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党史博采
编辑校对:余雪林
编审:李南轩
运营: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