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面很明显的高低切,机构重仓的科技股大跌,而消费股大涨。
驱动原因只有一个,刚刚公布的CPI数据好于预期。
CPI回暖,说明经济回暖,消费能力上升。
那么这个时候做消费股就是有先手优势的。
所以你能看到无论是白酒,旅游,食品,化妆品,甚至新消费都在涨。
港股弹性大,反弹也很凶猛,消费先行。
从机构买方的角度看,年底做均衡配置,既有科技横盘做弹性,又有红利消费等做防守,是比较舒服的状态。
消费等防守板块,其实也已经小碎步涨了一阵了。
但CPI数据,打破了这个微妙平衡。
原本做科技的资金,回撤更大了,而做消费的,开始拍断大腿仓位不够。
加上两个因素同时卡住仓位脖子。
一个是11月底马上要开始净值排名,这个时候对净值波动尤其敏感。
一个是刚刚宣布的公募基金风格漂移的治理,虽然给指导了,但其实没那么紧迫,可以慢慢调。
一切的变化,就是那个数据开始。
但这个时候你要想明白市场并不是从进攻切防守了。
消费股也是一种进攻模式,把他当作科技股的轮动是合理的。
但不要当作市场的风格彻底切换,梭哈去消费了,也是错误选择。
因为有可能你刚刚冲进去了,又给你连跌3-4天,跌到你又怀疑人生了,又拉一个波段出来。
而这个时候可能科技又反弹了。
所以你就会在反复的割肉,追高,后悔,再割肉,度过年底阶段。
反复做错,反复亏钱。
正确的做法是,先参考手里有的科技股是否超出了自己承受极限。
之前写过的策略,双头变成双底,底到了吗?先预判一下。
如果已经到了,那么反而可以按照左侧模式做一下分批低吸。
当然,前提是行业龙头,业绩保障的大票可以。
如果想调仓,那么消费也不要着急,大概率后续会回踩到今天阳线的一半位置,或者更长时间,回踩到ma5位置企稳。
如果平时做过机构票的N字走势,应该马上能理解。
现在别慌,先考虑自己承受,再考虑是否调仓。
科技虽然遭遇了大回撤,但这是年底本来就会发生的事情,你应该有足够的利润垫去对抗。
如果无利润可对抗,那休息或者选择更加防守的方向更加合适。
还记得吗,10月国庆假期结束的时候我就提醒过,年底的化工和有色,是最适合防守的,现在看,依然如此。
从今天开始,可以加入一个消费的选择作为防守,等待轮动!
懒人可参考消费ETF,或者旅游ETF。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