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买早吃亏?运动相机别寒老用户的心

□赵贵(重庆师范大学)

10月8日,“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登上某平台热搜。有消费者刚花三千多元入手大疆某款运动相机,不到一个月就撞见官方对该机型直降900元。这并非个例,而是当下运动相机市场内卷的缩影——大疆、GoPro、影石等品牌扎堆开打价格战,千元档机型层出不穷,新用户看得眼花缭乱,老用户却捧着快速贬值的设备犯愁。

这场价格战的炮火,早已烧到了用户的信任区。早年GoPro近四千元的售价曾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如今国产品牌入局将价格拉到两千元内,本是推动产品普及的好事。但频繁的“跳水式”降价渐渐变了味:有用户刚买某品牌运动相机20天,该机型就降价700元,找售后只得到“该机型七天价保期限已过”的回应。对消费者而言,运动相机本就更新迭代快、二手保值率低,官方主动降价更让“早买早享受”成了“早买早吃亏”。

老用户的不满,从来不是反对降价本身。谁都明白市场竞争需靠性价比取胜,可部分品牌光顾着用低价抢夺新用户,却把老用户晾在一边。就像此前某知名手机品牌降价时引发的吐槽那样,差价带来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更是“被品牌忽视”的心理落差。如果消费者刚为新品买单就被当成“冤大头”,再深厚的品牌好感也会慢慢消退。

其实留住用户信任并不难。部分品牌商推行的产品以旧换新政策、延长价保服务,都是可借鉴的成熟方案。与其一门心思在价格上内卷,运动相机企业不如花点力气搭建“新老用户平衡机制”:比如推出30天价保服务、完善旧机折价换新通道,让老用户减少“买完就贬值”的顾虑,新用户也能买得更踏实。

价格战或许能换来短期销量暴涨,但留不住长期人心。运动相机的核心价值是记录生活,可当“设备持有成本”里掺进了“贬值焦虑”,再高的性能也会让用户体验打折扣。品牌该清醒地认识到,比起一时的市场热度,让用户觉得“买得值、有保障”,才是支撑行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数码   吃亏   相机   用户   品牌   机型   新用户   消费者   价格战   官方   个例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