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成热词,以为经济下行,其实钱全存了起来。
住户存款仅2025年前三个月就增加了9.22万亿,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不配套,不愿消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防范意识觉醒”
存款增加超九万亿的背后其实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平均12179元,比之2024年的同一时间增速可谓相当之明显,消费支出虽然也有上涨,但是7681元的支出比起超一万的消费,存在剩余,解释了存款的资金来源。
有钱,但不舍得花钱,矛盾的现象,“消费降级”二字成了常提,背后原因多重,可知的是,尤其年轻群体,超前消费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遏制,与其说是降级,不如说是更加理智。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月光”是常态,当消费欲望上涌,还会有人借助信贷工具,需求被满足,却背上了经济的负累,超前消费也是要还,一旦还不上,除却本金,还要面临利息和滞纳金,情况再严重,糟糕的经济信用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短期内的消费快感不能抵消长期入不敷出的心理压力,许多年轻人开始觉醒,在有限的收入中规划存钱,而存钱,也是有策略的。
分三步走是策略之一,工资到手后将钱分为三份,收入的三分之一雷打不动存进银行,生活费用和活动资金就灵活调动,硬核坚持下,发现存钱也非一件特别痛苦的事。
收入有限的情况下,降低生活成本是非常好的选择,不少人发现,钱以现金的方式握在手里以及只是账户余额上的一串数字花起来是截然不同的感觉,把钱取出来花会非常的节省,吃饭的话多在家里解决,不仅省钱,吃的也非常的安心。
说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更加精细的生活,但也需承认,从疫情后诞生的这个词,不是没有道理,一场疫情,对GDP的影响很大,在它之前,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奈何“天灾”变成“人祸”,低迷的就业市场,不稳定的经济情况,消费者信心不足,觉的只有存钱不至于在遇到问题时乱了阵脚。
“转变是必然趋势”
消费水平并非一成不变,“降级”的另一重视角,也能当作好消息看待。
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是经济的上行,而消费结构从商品型消费转成服务型消费就是其一大典型特征。
简单理解,人的日常所需,其实总有被满足的时候,当物质生活被满足,就会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服务需求,例如医疗、教育、文旅这些的需求在近年是有明显上涨趋势的,当服务需求被更好的满足,消费者自然愿意买单。
国补之后,电子产品的销量有明显上涨,消费者明知这是刺激消费之举,仍旧反应热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真正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实现了“物美价廉”的理想,而与之类似的智能家具,销量也是非常的可观。
从一时的享受升级成更好服务生活,消费习惯的改变,影响了储蓄和支出的占比,但谈起对消费的影响,大宏观上的一些东西也要谈。
疫情创造的负面影响正逐渐从社会上消失,经济发展下,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在不断加大,因为有钱,对消费支出的贡献更是占到了总体的50%,而这些人多为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比起口舌之欲更看重实用性。
有钱有闲的群体也有,70岁以下的老年人,身子骨也比较硬朗,手里也有不少财富,舆论关注到了“老龄化”,有人可能会觉得对社会来说这是一项不小的负担,但换个角度看,老龄化市场明明大有可为,因为老人对饮食、住所以及医疗等方面都有需求,合理对症下药,对经济上行也是一大助力。
动荡局势下,居民存钱的思路固然没错,但同时,居民也有消费的需求,只是劲要用对地方,2024年提出的以旧换新为例,听着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它最终带动的消费额竟然超过了万亿。
以人为主的社会,自然要考虑人的需求,想让钱花出去,就要创造花钱的契机,让消费者愿意出这个钱。
2025年的我国正处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想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就要以内需为主,以解决需求为核心创造消费,投资人,人才会消费,经济循环才会越来越好,而这个过程,需要的则是全部国人的努力。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