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物里的家国情怀

近日,一场主题活动在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举行,深沉悠远的警世钟声划破长空,60名市民合唱的《松花江上》旋律低沉婉转,驻金部队官兵代表、“十月初三惨案”被害乡民后人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及社会各界市民代表列队肃立,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幸牺牲和殉难的同胞们默哀。

最近,“金山卫抗战史料馆”迎来一次展陈更新,并重新向市民开放。步入序厅,一尊巍然矗立的雕塑瞬间抓住人们的视线。它用一组人物展现了金山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壮阔场景。雕塑中央,一个手握双枪、眼神坚毅地向敌开火的军人形象跃然眼前,他就是被许多金山、奉贤人代代铭记的英雄——王子隆。

奋起阻击日军登陆

王子隆,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少时曾就读于私塾,五四运动后,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崇尚革命,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随后跟随贺龙、陈渠珍等名将南征北战,屡立战功。1937年11月,他带领部队三次压制企图从杭州湾登陆的猖狂日军,最终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31岁。

从明代抗倭烽火到抗日战争硝烟,金山卫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保家卫国的重任。1937年淞沪会战前夕,金山卫作为杭州湾北岸重要守备区,虽拥有绵延海岸线,防守兵力却仅有少量正规部队与地方军警维持日常海防巡逻。11月4日深夜,驻守金山卫的中国军队第八集团军六十二师接到调防命令,需紧急赶赴川沙前线。原定由第十集团军六十三师接防的计划,却因该师未能及时抵达而出现防御真空。就是这个空档,侵华日军乘虚而入。

次日凌晨,在浓雾与涨潮的掩护下,十万日军分乘数百艘舰艇,悄然逼近金山卫沿海,在东西绵延十五海里的海岸线上发动偷袭登陆。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守军迅速组织反击。当时,驻守的部队正是王子隆的营,但主要兵力已经接到调防命令,因为接防的人迟迟没到,王子隆留下一个加强排防守海边。枪声响起的时候,王子隆率领的主力部队已走到新寺北面的大石桥。枪声很激烈,王子隆一想不对,肯定打起来了,日军上来了。枪声就是命令,他当机立断,命令整个营跑步返回。等他们返回时,留守的加强排几乎已全部牺牲,王子隆和战士们继续与日军持续激战,最后,全营也几乎全部牺牲。

一幅画卷铭记英雄

“王子隆牺牲时还很年轻,他的儿子王天锡向我们馆捐赠了画家皮克根据回忆重现王子隆牺牲场景的画作。”戴着白手套,金山区博物馆馆长余思彦将一幅半张会议桌大的画作徐徐展开。水墨如汹涌的浪涛,朱砂似炽热的火焰,将战争中硝烟雾气与鲜血描绘得淋漓尽致。一边是日军伴着飞机、舰炮汹涌扑来,另一边则是中国军队紧握步枪、大刀与其短兵相接。画面主体,王子隆手持双枪,眼神坚毅向着敌人猛烈开火。据介绍,王子隆因擅使双枪闻名,可以左右开弓。画面还记录了战场上的诸多细节,例如王子隆当时左臂和颈部都已中弹,但他却坚持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指挥作战。同时短兵相接的场景,还原了当时王子隆沉着冷静地指挥战士,为节约子弹,待敌军靠近再对敌开火。

在第二次击退日军后,王子隆顾不上负伤和疲惫,立刻带着战士抢修防御工事。然而恼羞成怒的日军却突然对准滩头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其中一颗炮弹就落在王子隆的身边,弹片击中王子隆腹部,这名勇敢的抗日英雄,壮烈牺牲了。当时,痛失营长的战士们,依旧坚守阵地奋勇抵抗,最终使日军放弃了在当地登陆的打算。据记载,日寇从金山上岸的目的是迂回,希望把中国守军“包饺子”。王子隆营的战斗直接改变了日军的进攻路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后来,当地的乡绅和百姓用最好的棺木将王子隆安葬,那两把陪伴他一生戎马的盒子枪也被安放于棺中。烈士牺牲后,1947年,胡家桥、法华桥、阮巷三乡合并,命名为子隆乡,以示纪念。如今,在金山和奉贤,上了一点年纪的老人仍然晓得英雄王子隆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历史   文物   情怀   王子   金山   日军   牺牲   部队   奉贤   枪声   抗日战争   命令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