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揪一坨准备好的艾草饼面团,揉成圆球,放进模具里压一下,一块艾饼就做好了。等下放到蒸笼上蒸40分钟左右,就能尝到香喷喷的艾饼啦。”7月14日,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幸福院厨房里,70多岁的长姨边示范边讲解,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艾饼。面团在小手中翻转,清香的艾草与珠三角特有的白花蟛蜞做成的青团很快就被压成一个绿莹莹的艾饼,这一幕正是2025年烟南村暑期班传统美食制作课的生动场景,也为这场为期一个月的多元文化盛宴拉开了温馨一角。
孩子们在长辈的指导下制作烟南村传统美食艾饼。
志愿者长姨手把手教孩子做艾饼。
作为村里的资深志愿者,长姨已坚守志愿岗位十余年。当天不到7点,她便和其他几位长者一起备好了食材。“咱烟南村的艾饼讲究加白花蟛蜞,清香解腻,还能清凉去湿。”长姨笑着说,这是祖辈传下的手艺,清明和农历七月做艾饼的习俗,藏着“驱病消灾、清热养生”的美好期盼。孩子们跟着长辈揪面团、揉圆球、压模具,不一会儿,带着体温的艾饼便整齐码在蒸笼里。40分钟后,热气腾腾的艾饼出锅,咬下一口的瞬间,有的孩子眯眼直点头,有的举着饼向长辈“邀功”,笑声混着热气在屋里漾开。
艾饼蒸熟后,给孩子们分发自己做的艾饼。
这堂充满烟火气的美食课,只是烟南村暑期班的其中一环。据了解,该暑期班自7月7日启动,为期一个月,为烟南籍或在烟南读书的小学生免费开放,课程清单丰富多样:书法课上笔墨飘香,美术课里色彩飞扬,中国象棋桌前小棋手们凝神对弈,羽毛球场上跃动着青春身影;积木编程课解锁科技乐趣,趣味科学实验带来惊叹连连,烟南村研学则带着孩子们走遍村落,触摸本土历史的温度。
自己做的艾饼吃起来真香!
从舌尖上的传承到笔尖下的文化,从运动场上的活力到实验室里的探索,烟南村暑期班以传统美食为引子,编织出一张融合传统与现代、涵盖知识与技能的成长网,让孩子们在一个月的时光里,既能触摸文化根脉,也能拥抱多元成长。
文字、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朱志荣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