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在1950年6月10日被枪决,王碧奎当时还关在监狱里头,继续待了几个月,直到那年秋天才被放出来。获释靠的是吴石的老朋友帮忙营救,其中陈诚出了力,把她从牢里捞出来。她出狱的时候,家已经被抄了个干净,东西全没了,丈夫的骨灰就搁在台北郊外的一个寺庙里。她带着16岁的女儿吴学成和7岁的儿子吴健成,在台北找了个小屋住下,日子过得特别苦,屋子漏风,勉强遮个风雨。
刚开始,王碧奎得自己想办法养家,她白天给人洗衣服,晚上帮人缝补,赚点小钱勉强维持。女儿吴学成很快就辍学了,不到上学的年纪就出去干活,在街边给人擦鞋和缝补鞋子,换回些稀粥来养弟弟和母亲。吴健成那时候小,跟姐姐一起睡木板,姐弟俩就这样凑合着过。家里没钱,王碧奎把剩下的首饰典当了,换成米面勉强吃饱。吴石的一些旧识偶尔接济点东西,比如米袋或布料,帮着渡过最难的日子。
那几年,台湾的氛围很紧张,王碧奎做事低调,小心翼翼,不敢多说多做。她把吴石留下的手稿和遗书藏好,从不轻易拿出来看。每年清明,她带着吴学成和吴健成去寺庙给吴石上香,表达哀思。这成了他们一家在台湾的固定事,年年如此,没落下。吴学成后来嫁给了个退伍军人,算是找了个落脚点,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吴健成上学的钱也靠陈诚暗中安排,读了书,长大后有点出息。
王碧奎在台湾住了三十年,关节炎越来越重,腿脚不灵便,走路都费劲。她一直没忘吴石的骨灰,总想着怎么带回去,但当时条件不允许。吴石在197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那时候离他牺牲已经23年了。王碧奎听到这个消息,继续在台北过日子,没什么大变化。吴健成去美国留学,拿了奖学金,在南加大念书。王碧奎身体不行了,年纪也大,1980年5月跟着儿子移居美国洛杉矶,那年她74岁。
到洛杉矶后,王碧奎没回过大陆,身体扛不住长途旅行。1987年两岸能探亲了,但她没回去,儿女大多在国外,老家的吴韶成和吴兰成几十年没见,联系淡了。她在洛杉矶住了十几年,1993年2月9日病逝,享年90岁。逝世后,子女把她的骨灰带回大陆。1994年春天,吴学成从台湾带回吴石的骨灰,吴健成带回母亲的,两人合葬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墓碑上刻着吴石将军和王碧奎夫人之墓,碑文简单记了吴石的一生。

吴石牺牲前,王碧奎跟着他从大陆到台湾,本来以为能安稳,结果一下就变了天。她出狱后,靠自己双手拉扯孩子,吴学成早早辍学帮家,吴健成后来留学美国,这都是她咬牙坚持的结果。台湾那些年,她没享过福,关节炎折腾一辈子,源于监狱里的苦日子。陈诚帮了不少忙,暗中送东西和安排上学,不然一家子更难熬。吴石的骨灰在寺庙放了四十多年,从吴荫先冒死领尸,到最后离台回归大陆,全靠一家人接力。
王碧奎在台湾的日子,主要就是抚养吴学成和吴健成长大。吴学成嫁人后,王碧奎还继续操心家事,直到移居美国。吴健成定居洛杉矶后,把母亲接过去照顾。她晚年没再回台湾或大陆,就在那边过完一生。合葬的事,国家安全部帮忙选了墓地,举行了简单仪式。墓后碑文由吴韶成写,罗青长改定,记了吴石的贡献和牺牲时间。
从1950年出狱到1980年离开台湾,王碧奎经历了白色恐怖的余波,社会上对她家有歧视,她低调生活,避免麻烦。女儿吴学成为了弟弟活下去,街头干活换吃的,这段苦日子成了她一生的印记。吴健成长大后,有能力了,才把母亲接到身边。吴石的遗骨回归过程长达41年,从寺庙到大陆,吴韶成在郑州供放三年,才最终安葬。

王碧奎没回大陆的原因,一是年纪大,二是身体差,长途折腾不起。两岸探亲后,她也没行动,儿女分布各地,照顾不便。她一直保存吴石的遗物,致力于整理资料,留存历史。吴石被捕因蔡孝乾出卖,这事让她在狱中受了不少罪,但她没吐露关键信息。出狱后,她把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确保他们有书读,有饭吃。
吴学成不到20岁就嫁人,减轻负担后,王碧奎日子稍好些,但清贫没变。吴健成留学成功,是她坚持教育的成果。移居美国后,她与大陆的吴韶成和吴兰成团聚过,但时间短。逝世时,嘱咐子女把骨灰葬回老家,与吴石合葬。这愿望在1994年实现,夫妻分隔43年后团圆。
王碧奎在台湾的结局,就是从监狱出来后,独自拉扯两个孩子,过着清苦日子,靠接济和劳作维持,直到1980年移居美国。她没享福,关节炎伴随一生,骨灰最终回大陆合葬。吴石的族人吴荫先领尸的事,成了回归起点,一家子为此努力多年。墓碑简朴,记了他们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