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贴三伏贴、中医义诊、九种体质人参茶饮试饮、茯苓马蹄糕品鉴……7月20日,入伏首日,“冬病夏治”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服务活动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红旗院区开启。
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伏贴体验区——年轻的父母们带着孩子,老人们卷起衣袖裤管,等待那几片温热膏药贴上穴位,为冬日可能袭来的老毛病提前筑起“防火墙”。这里汇聚了肺病、肿瘤血液中心、肝脾胃病科、儿科、推拿科等13个临床科室的专家团队,从体质辨识到穴位定位,从精准施贴到后期养护,为市民提供了全流程、个性化的贴敷服务。
“孩子总咳嗽,就想给她试试,效果好就长期治!”黄女士带着女儿在儿科区等待贴敷。另一旁的王女士也点头:“孩子总感冒,听说三伏贴能调理,特意带他来试试。”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阳气最旺的时节。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因时施治,认为在这一阶段人体阳气充盈、毛孔开泄,是扶阳驱寒、调理体质的最佳时机。”国家级名老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铁军揭开中医“天时密码”,此时通过三伏贴、三伏灸等外治方法,可以起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脏腑的作用,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缓解效果。
该院针灸推拿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春海现场科普贴敷门道,“头伏、中伏、末伏,建议每伏贴三次,三伏共九次。最好选在阳气最盛的上午。”他解释,三伏贴借温热药物之力,可驱散盘踞在经络脏腑间的寒湿邪气,对老寒腿、肺病、胃肠疾病等寒邪阻滞的病症尤为有效。“尽管三伏天特别热,但吃瓜果冷饮一定要适量,多做运动,多做贴敷、艾灸,温补阳气的治疗方式,对整个身体的调节特别好。”
这边家长们带着孩子排队贴敷,那边义诊区名老中医桌前也座无虚席。刘铁军教授被问得最多的是夏季胃病困扰。“夏天湿气重,脾胃易受伤。”他边把脉边叮嘱一位老胃病患者,“除了用药,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少贪凉饮。”现场专家团阵容强大,覆盖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消化等多个领域。他们不仅解读夏季慢性病调理要点,更开出“一人一方”的个性化养生方案,把中医“治未病”的智慧,化作百姓手中一份份实用的健康攻略。
不远处九种体质人参茶饮区同样火爆,市民们纷纷对照体质表自测,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品尝。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痰湿质”,在医生推荐下试饮了陈皮人参茶,“喝着不腻,还挺舒服!”当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营养部还提供了茯苓马蹄糕、桂花紫薯山药糕、酸梅汤等养生药膳,突出健脾祛湿、清补养阳功效,免费品尝并配备讲解,传递“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
从体质辨识到药膳配方,从穴位贴敷到茶饮调理,这场火爆的中医药文化盛宴,让“冬病夏治”从古老医理化为可感可触的生活体验。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编辑:赵明明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