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周三的杀跌是只跌骨头不跌肉,那么今天的杀跌则跌断骨头跌断肉。当然单看沪指0.45%的下跌则微不足道,但两市超4000股的杀跌则意味着杀跌重灾区在深市,在创业板。深成指重挫2.14%,创业板指更是大跌2.85%。一边是算力硬件、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科技赛道集体“塌方”, 剑桥科技 、景旺电子等高位股批量跌停;另一边却是黄金股、银行股、电力股逆势狂欢, 西部黄金 、白银有色涨停,工商银行 、中信银行 涨超2%,市场避险情绪几乎拉满。只可惜我们很难理解这些品种上涨的真正含义而是简单的理解为板块轮动或风格切换。只有大跌后才为自己没能读懂市场语言而拍大腿。
从资金面看,内资主力单日净流出超1700亿元,成为压垮成长股的最后稻草。放量杀跌(成交额2.87万亿元)、高位股崩了、题材全线下挫,这背后既有科技股前期过度炒作后的兑现压力,也有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引发的全球资金调仓。不过,午后人形机器人 、工业母机等板块异动,主力砸盘看似迅猛,但也只是打一枪换一地方,大资金并未彻底离场,只是在寻找新方向。
昨天市场还好好的,今天直接就低开向下调整,这个市场下跌时从来不会跟你打招呼,股市的天跟今天上海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与其天天猜会不会突然来一场狂风暴雨,还不如提前备好雨伞。你非要等大雨下起来的时候才慌忙找伞,大概率是躲闪不及的。
当许多人被市场连续大涨而失去风险意识的时候,风险便不期而遇。主力割肉的套路从来如出一辙,许多人总想着大跌时我再跑也来得及,但大多数人其实是跑不掉的,就算你能跑掉,你能躲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你赚起来有多爽亏起来就有多惨。对我来说,我无法预期什么时候会大跌,但我跟别人不一样是我更喜欢大跌而不是刻意去躲大跌。我只是通过仓位的管控来规避风险而非躲大跌。如果你能知道什么时候涨跌,你完全可能满仓空仓干了,你做不到,你只能通过仓位的变化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有人在指数跳水中出逃,有人在指数跳水中逆势进场。很难说谁对谁错。我喜欢在大跌后谈机会而不是谈风险,因为风险已经释放了很多,接下来无非就是还会不会继续释放风险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出手,总比你高位追涨风险要小的多吧。明明指数创了十年新高,全市场都在大谈牛市,难道跌一天牛市就没了,上周三大跌后的市场是怎么走的,逆势进场的人赚没赚钱,你无法保证明天就一定还会杀跌,如果直接涨了你不就后悔吗,如果再急跌呢,反正有足够子弹应对,如果小跌就不动。做股票重在应对而不是猜指数涨跌。应对前提一定是合理控制仓位和节奏,如果你天天满仓干,这对你的要求太高了, 不允许你犯错的。因为错了你没有补救的办法,而控制好仓位则则有补救的办法。牛市下,我们则可以降低持仓成本。
牛市不是一天形成的,牛市也不是一天跌没的,一年之中真正大跌的时日屈指可数的,我们要珍惜大跌的机会。但选择什么方向很关键,一些高高在上的品种刚一大跌谁也没把握。我们只能去把握相对调整充分且有业绩支撑有故事可讲的品种。
接下来,我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一下盘面的变化,大跌过后更多给大家以信心,更多是寻找机会,希望对大家投资有所帮助:
第一:指数分化的背后,题材集体重挫,谁是杀跌元凶?
今日市场最扎眼的分化,莫过于沪指“韧性”与创业板“断崖式下跌”的对比。究其原因,三大核心矛盾浮出水面:
高估值科技股的“挤泡沫”:AI硬件(如CPO、光模块)、半导体等板块年内涨幅普遍超50%, 剑桥科技等个股估值已脱离基本面,主力资金借美联储政策扰动(黄金大涨暗示避险升温)加速获利了结。
流动性虹吸效应:两融余额突破2.3万亿创历史新高,杠杆资金更青睐低波动、高分红的银行、黄金等避险资产,导致科技成长股“失血”。
政策预期分化:工业母机、 机器人 等行业获政策加持(如两部门发文推进标准体系),而半导体等板块面临海外技术封锁压力,当然芯片半导体还是短期涨幅过大,获利盘丰厚,资金选择获利了解很正常,跟老美搞制裁打压没多大关系的,这反而会带来国产替代的进程。再好的东西涨多了就是风险。你相信本轮是人工智能+的牛市,却因为短暂的调整失去信仰,那只能说你本身的逻辑就有问题。
此外,之前创业板和科创50被一些大市值的芯片股绑架,如今这些高位大市股集体出现调整,对创业板整体带来拖累,也会触发量化策略的止盈盘抛售,进一步放大了跌幅。
第二:放量杀跌后,调整会持续多久?
今日放量下跌让大家很是害怕,其实刚开始调整时,大家并不是很担心,牛市多长阴,涨的快的跌的更快诸如此类的股谚给了大家信心。从技术面看:
沪指支撑位:短期关注3828点(今日低点)与3800点整数关口,若能守住,则仍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创业板指:暂且看5日均线支撑,强支撑在2700点平台。
从资金行为看,内资单日净流出1720亿已接近极端值,历史数据显示此类抛压通常难以持续超过3个交易日。明天很难再出现这么的抛压,叠加当前市场成交仍保持近3万亿活跃度,流动性依旧和很强,急跌后或迎来超跌反弹。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释放“鹰派”信号(压制降息预期),则需警惕二次探底风险。
第三:明天是阅兵窗口,明天能否绝地反击?
明日恰逢9.3阅兵重要时间窗口,市场情绪存在维稳预期,但能否实质性逆转颓势,需观察三大信号:
领涨主线能否出现: 机器人 (马斯克喊话Optimus)、工业母机(政策催化)今日已有异动,若 拓普集团 、 华东数控 等龙头继续走强,可能带动人气。关键还得看今天大跌人工智能方向能否大幅反弹。
量能是否萎缩:若明日成交回落至2.5万亿以下,说明抛压减弱,企稳概率增大。一般首日大跌时量能都很大,主要是刚开始抄底盘很大,如果再跌的话,抄底盘立马会减少,大家就开始观望了。今天有一个不好现象是个股放量大跌,这意味着杀跌的动能是很强而抄底动能不强,如果放量小跌则意味着抄底的动能很强。
外围市场联动:今晚美股表现(尤其纳斯达克)对科技股情绪影响显著。如果纳指今晚能大涨,对明天A股科技股会有所提振。
投资者应对策略:
避高就低:远离年内涨幅过大、估值透支的AI硬件、消费电子,转向低位政策受益方向(如工业母机、北斗导航)。
关注避险资产:黄金( 西部黄金 )、高股息银行( 工商银行 )仍具对冲价值。
博弈超跌反弹:若明日早盘急跌,可轻仓试错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错杀品种。
写在最后:狂风暴雨终会过去
今天的个股大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淋湿了持仓,也冲刷了浮躁。投资从来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穿越周期的马拉松。当市场恐慌时,请记住:
跌出来的机会,涨出来的风险:当牛市形成时,你或许为短暂断过大跌而庆幸,但同时也可能会错失后边的大机会。会错过了随后波澜壮阔的修复。
坚守能力圈:如果你不懂黄金为何涨、AI为何跌,那么远离博弈,拥抱自己熟悉的领域。
纪律大于预测:设定止损线、控制仓位,远比猜测明天涨跌更重要。
狂风暴雨终会过去,市场总会找到新的平衡。与其纠结短期的涨跌,不如静下心来,思考哪些资产能在下一个周期中脱颖而出。毕竟,投资的真谛,不是战胜市场,而是战胜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