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现在的情况特别有意思,一边是实打实的好业绩,汽车SU7上市一年半交了差不多40万辆,每个月都能卖4万辆往上,手机今年上半年还拿了国产出货量第一。
另一边呢,争议就没断过,雷军早年演讲是圈粉,现在说点啥都容易引争议,汽车撞了会爆燃,连营销都被人说“只会玩花活,没真东西”。
小米早年能起来,靠的就是抓准了当时的市场痛点。

2011年那会,国内手机市场乱得很,山寨机到处都是,正经智能手机又不便宜。
结果小米直接出了个红米1代,起售价799元,一下就把智能手机的价格底线给打穿了,还喊了句“为发烧而生”,年轻人一下子就认这个牌子。
后来雷军在年会上说“击败了几乎所有山寨机”,这话还真没吹牛,那时候不少人第一次用智能手机,选的就是小米。
除了低价,小米的营销也跟当时其他手机厂商不一样。

别人做营销,无非是新品上市发点广告、在商圈开个品鉴会,或者在门店贴满海报、摆上台卡,官方叫“饱和式营销”,其实就是常规操作。
但小米多了个“杀招”,雷军本人。
现在他抖音粉丝都4400万了,同行老板里没人能比,天天在上面发手机、汽车的视频。
早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来,大家对创始人站台还挺买账,觉得“老板亲自说的,肯定靠谱”,米粉就是这么一点点攒起来的。

后来2024年SU7一发布,热度直接带涨了股价,年底市值就超了1000亿美元,连带着小米14、15这些旗舰机也卖得更好,这就是品牌联动的好处。
但好景不长,现在的小米跟早年比,舆论风向完全变了。
最显眼的就是营销争议,之前小米17对标苹果17,主打“逆光之王”,结果被主流媒体说“这是在提高社会信任成本”。

有人还梳理了小米的营销史,从“全球首款双频GPS”到“终身免费流量包”,全是靠“限定词+卖点”的模式,说白了就是“定语营销”。
面对这些质疑,卢伟冰在10月份回应过,说这都是误解,还强调“产品不好,营销再强也卖不出去”,甚至说“对手和老师都是苹果”。
本来想替小米说句“营销只是辅助”,但后来发现,现在用户真的不傻了。
早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来,喊个响亮口号就能圈粉,现在大家都要看实测数据,你说“逆光之王”,就得拿出实际拍照对比,你说智驾厉害,就得有真实路况下的表现。

光靠嘴说,很容易被挑出毛病,比营销争议更严重的是汽车安全问题。
前两年安徽有起SU7事故,高速碰撞后直接爆燃,当时行业里就开始声讨智驾营销的误导性,今年10月成都又出了一起,车子撞了之后不仅迅速起火,车门还没法从外面打开,救援的人根本没法下手。
汽车行业里事故不算少见,哪家车企没遇到过?但小米为啥这么受关注?还不是因为早年流量太足,现在算是“流量反噬”。
有媒体说“汽车厂商最不能少的是敬畏心”,这话挺对的,小米刚做汽车没多久,安全这块要是做不好,之前攒的口碑很容易塌。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别光顾着搞热度,得真能满足用户需求”。
小米现在就有点卡在这了,想靠营销维持热度,结果引了一身争议。
要是能低调点,把精力放在产品上,可能反而能减少麻烦。

仔细想想,小米现在的困境,本质是早年的两大红利都没了。
一个是创始人IP红利,早年大家觉得“雷军=靠谱”,现在人红是非多,他说句话稍微不注意,就会被说“言论和产品脱节”。
另一个是流量红利,移动互联网初期“喊口号就能圈粉”的时代早过了,现在用户更认“实测”“体验”,流量的正面效应越来越弱,反而容易放大负面消息。
不过小米也不是没家底,它的“护城河”还在。

公开数据显示,MIUI月活用户至少有五六亿,这些用户都是手机业务的基本盘,汽车用户每个月还在以几万的速度增加,慢慢形成了“手机-汽车”的跨端用户群。
更重要的是生态链,手机的AI技术能用到汽车智驾上,汽车的热度能带动手机销量,这种联动是很多品牌没有的,算是小米的硬底气。
但光靠家底不够,还得找新的突破点。
手机业务现在有点难,整个行业都陷入了同质化,性能、参数、屏幕、影像都差不多,连AI功能都因为开源大模型变得没区别。

今年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从第一季度的第一滑到了第三季度的第四。
想扭转这个局面,怕是得在芯片上发力,要是能做出自己的芯片,就能跟其他品牌拉开差距,就像当年华为靠麒麟芯片站稳高端市场一样。
汽车业务的重点则是安全和盈利,安全不用多说,得针对之前事故暴露的问题改,比如优化车身结构、加强电池防护,至少得保证碰撞后车门能打开,救援能顺利进行。
盈利方面倒是有好消息,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才亏了3亿,雷军还预告2025年第四季度有望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要是能做到,就是新势力里盈利最快的之一。

小米从当年靠互联网思维闯进来的“年轻人”品牌,到现在要面对这么多压力,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别再纠结营销和流量了,得回到产品本身。
手机也好,汽车也罢,终极比拼的都是体验和技术,尤其是安全。
把这些做好了,才能在手机的内卷和汽车的下半场竞赛里站稳脚。
毕竟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看的不是口号多响亮,而是产品够不够靠谱。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