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的唯一例外!印度直言:全世界只有中国,让美国不敢放肆

印度抉择

2025年7月,彭博社专栏作家,被网友称为印度大儒的米希尔・夏尔马,突然在美媒上发文说,中国体量太大,连特朗普都欺负不动,也许是唯一能帮莫迪抵御美国霸凌的靠山。

而这一观点,在印度,可谓是叛经离道。

在过去几年,印度为攀附美国,不但在国际上甘当美国马前卒,国内也是各种吹嘘美国,简直把“投名状”递到了家门口。

尤其是,边境问题上他们紧抱美国大腿,2022年跟着美国在离中印实控线不足100公里的地方搞“准备战争”军演,对华指向明晃晃的。

多边场合更是厚此薄彼,热捧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对中国主导的上合组织、金砖机制故意摆脸色,甚至跟着美国搞“供应链脱钩”,想抢中国的制造业饭碗。

而美国当时也有所回应,比如喊几句“印美是天然盟友”,松口卖些武器零件。

这让印度媒体一直宣传这是"印度外交的巨大胜利",认为印度正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关键伙伴。

可夏尔马这话无异于直接泼了盆冷水,自然没多少印度人认可。

殊不知,夏尔马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颇有研究,提出的观点也很大可能成为现实。

果不其然,今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要在24小时内大幅提高对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这可谓是让印度猝不及防。

毕竟,印度是首批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多少也算是有点功劳。

可如今加上特朗普以“进口俄石油”为由,给印度输美商品加征的25%惩罚性关税,美国给印度加征的关税,已经直接飙到了50%,比中国的47%还高。

给印度带来的经济打击难以估量。

显然,在美国眼中,印度仅仅是一枚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

为此,11月1日,印度多家主流媒体罕见地集体反思印度的对美政策。其中《印度斯坦时报》还刊发社论质问:"我们在全球经济权力重塑过程中为什么失声?"

许多人开始认为,印度的处境越来越困难,甚至有声音说“印度正在走向破产”,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批评莫迪政府在战略上的失误。

印度困境

一直以来,莫迪政府推行“多边博弈”政策,口头上支持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但私下里却继续与俄罗斯保持传统的能源合作关系。

说白了就是想两头占便宜:一边靠美国制衡中国、捞发展好处,一边偷偷买俄罗斯打折石油省外汇。

2024年,俄罗斯出口印度的石油占比就飙到了35%。

而他们敢在美国大力制裁俄罗斯的时候这么干,居然是想学中国对美强硬,觉得能靠“硬气”逼美国让步。

尤其是今年五月的中美经贸会谈,咱们取得不错的成果后,印度竟然还出现了不该有的妄想,觉得要想获得权益必须在美国面前“表现出勇气”。

甚至,就连和美国的谈判中,印方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当时新德里竟然还计划把对美国商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当成美印谈判的一部分。

可问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对美硬气是有底气的,而印度呢?印度本身的家底就虚得很。

莫迪喊了好几年“自力更生”,结果2025年制造业占GDP比重跌到12.5%,创下1967年以来的新低,所谓“世界工厂”纯属自吹。

基础设施烂、失业率常年5%-8%,年轻人毕业即失业,只能靠IT外包撑场面,可现在AI还在抢这些岗位。

更不要说,印度对美出口占了近两成,纺织、宝石这些命脉产业对美依赖度超五成,实力差着十万八千里,还学别人叫板,不被拿捏才怪。

可印度根本不管这些,照样我行我素,而当时印度媒体也把莫迪吹成“战略大师”,说他“玩转大国棋局”,可以说全都对美国毫无防备。

结果等到特朗普加税,印度才发现自己掉坑里了。

根据数据,2025年9月,印度对美国的出口环比下降了20.3%,降幅高达55亿美元,这也是全年最低的出口值。

显然,莫迪政府不明白,美国霸权的真面目从来没变过:谁有用就拉过来当棋子,没用了就一脚踹开,管你是盟友还是伙伴。

美国霸权

看看欧洲就知道,俄乌战争方面,美国虽然一直喊着“共同防御”,却转头就在能源问题上卡欧洲脖子,逼盟友放弃俄能源。

而今年10月,欧盟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也确实首次禁止了俄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

结果是,欧盟内部出现分歧,还不得不看着美国还在旁边卖天然气赚差价,这就是典型的霸权讹诈。​

印度被美国制裁,也是因为自己不争气,给了美国翻脸的理由。

2025年,印巴空战,印度0:6惨败,6架战机被击落,所谓“南亚霸主”的牛皮吹破了。

美国本来扶持印度就是想让它当制衡中国的棋子,现在发现这棋子连家门口都守不住,立马没了耐心。

加上印度产业没竞争力,越南、孟加拉国随便就能替代它的供应链位置,美国更是没必要再给好脸色。​

所以美国对印度的态度一点也不让不意外,这种“有用则用,无用则弃”的套路,正是美国霸权的常规操作。

而印度领导人莫迪也只好自认倒霉,8月底就赶紧出席了我国上海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想要寻求中国的帮助。

这完美印证了米希尔・夏尔马的话。

那为啥全世界只有中国能让美国不敢放肆?核心就是中国手里有别人没有的硬筹码。

中国力量

2023年,澳大利亚智库就说了,在其追踪的44项关键与新兴技术中,中国在37个领域的研究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0项还形成了垄断优势。

这可不是靠嘴吹出来的。从5G到新能源,从高端制造到航天科技,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造袜子、玩具的国家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优势根本替代不了。

完整的产业体系全球独一份,从零件到成品能自己闭环;14亿人的大市场,想卖货的国家都得掂量掂量;

战略韧性更是没话说——美国越制裁,中国越自主,芯片、操作系统这些“卡脖子”领域反而一个个突破。

不像印度,被加税就只能认栽,中国面对关税战能直接反制,因为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和市场。​

国际社会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

美国敢对印度下狠手,敢拿捏欧洲,却不敢对中国放肆,本质就是中国有硬碰硬的实力。

印度后来也看明白了,所以莫迪才会赶来访问中国,这不是捧中国,是被现实打醒后的正确举措。

所以说,硬实力才是免疫美国霸权的唯一密码。

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美国   印度   霸权   中国   放肆   全世界   关税   俄罗斯   欧洲   棋子   美日   希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