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由斗士”到“欧盟叛徒”——欧尔班如何玩转小国生存术?

掌权近20年的欧尔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又是怎么从“自由斗士”转变成“欧盟叛徒”的呢?

1989年6月16日,布达佩斯,英雄广场。

这一天,是匈牙利乃至整个东欧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数十万人聚集在这里,参加一场迟到了31年的葬礼——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领导者,纳吉·伊姆雷的重新安葬仪式 。

在凝重的气氛中,一个26岁的长发青年走上了讲台。

他面容瘦削,眼神锐利;

在讲台上,他不仅呼吁要求自由选举,更在一片死寂中,石破天惊地出了那句全匈牙利人只敢在梦里说的话:我们必须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撤出我们的国家!

广场爆发了。

这个长发青年,名叫欧尔班·维克托,彼时的他还只是一个没人听说过的激进学生领袖。但这一刻,他就仿若是全欧洲的“屠龙少年”,是反抗苏联、拥抱西方的终极化身。

这个形象,和我们今天认识的欧尔班——那个被欧盟痛骂为“独裁者”、“欧洲公敌”;那个竖起铁丝网、高呼“穆斯林入侵”;那个跟普京把酒言欢的“欧洲刺头”,简直判若两人。

这还是同一个人吗?

当然是。

要看懂欧尔班的转变,我们得回到起点,看看这个“屠龙少年”是如何诞生的。

第一次当总理 (1998-2002)

1988年3月30日,欧尔班拉上自己的一帮同学和活动人士,共同创立了一个激进的学生组织——青民盟。而他们早期的定位,是清晰的“中左翼”和“自由主义”。

但搞政治,是需要钱的。

钱从哪来?

这是个好问题。

同年4月,欧尔班加入了一个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的赞助者,叫乔治·索罗斯。

此外,在欧尔班英雄广场演讲后不久的1989年9月,他还获得了一笔全额奖学金,资助他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的彭布罗克学院深造,学习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而这笔钱,同样来自索罗斯基金会。

没错,此时欧尔班背后的“金主”,正是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就这样,年轻的欧尔班成了全球主义精英索罗斯在东欧“民主化浪潮”中,精心挑选和重金投资的“初代产品”。

其实早在1984年,索罗斯就已经开始在匈牙利布局,资助了无数教育和公民社会项目。

欧尔班就是他最杰出的“受资助者”之一。

而索罗斯的目的,就是把他培养成“开放社会”理念在匈牙利的代理人。

但索罗斯这次看走眼了。

1989年9月,欧尔班抵达牛津。

但仅仅四个月后,他就悍然中断了学业,抛弃了那些自由主义哲学,火速返回了布达佩斯。

为什么?

因为1990年春天,匈牙利要分两轮举行,实行多党制后的第一次全国自由选举。

方才27岁的欧尔班敏锐地意识到,他所想拥有的权力和野心,不在牛津的图书馆里,而在匈牙利的投票箱里。在“学术理论”和“政治权力”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而在这一年的议会大选中,他所在的“青民盟”获得了6%的得票率,跨过了5%得票率的法定门槛,他得以作为“青民盟”代表正式进入国会,成为匈牙利的政坛新星。

但他很快发现,“激进自由派”这个标签并不卖座。

匈牙利的主流民意,是保守的、渴望稳定的。于是,为了真正摸到权力的顶峰,欧尔班决定丢掉他最初的“自由主义”标签,青民盟也被改造成为保守的温和民族主义政党。

1994年,青民盟在选举中惨败。

审时度势的欧尔班立刻调转船头,进一步推动青民盟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

他把原本激进的青民盟,强行扭转为“温和的、保守的、中右翼人民党”;他高调抛弃了“自由国际”,转而加入了欧洲的主流中右翼政治大家庭——“欧洲人民党” (EPP) 。

这一招极其有效。

1998年,35岁的欧尔班成功组建了中右翼联合政府,登上了总理宝座,成为匈牙利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之一(仅次于1955至1956年担任匈牙利总理的海盖迪什)。

而第一个总理任期的他(1998-2002),看起来就是一个标准的“西方模范生”。

在经济上,他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年均GDP增长率维持在3.8%到5.2%之间,通货膨胀率从15%的灾难水平压低到7.8%,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都在稳步下降。

他还加强集权,领导匈牙利于1999年加入北约,并积极推动匈牙利加入欧盟的谈判。

在布鲁塞尔眼中,他是个绝对听话的“好孩子”。

但致命的问题,恰恰藏在他为何失败的细节里。

2002年,在经济一片向好的情况下,欧尔班却在全国大选中,以极其微弱的劣势输给了社会党(前共产党),丢掉了总理宝座。

为什么?

经济搞得好,怎么还会输?

答案就在他的“民族主义议程”上。

原来,欧尔班在任期内触碰了一根政治高压线:他积极推动一项法案,要给居住在邻国的匈牙利族人提供特殊的身份和津贴。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

他的对手社会党立刻抓住这一点猛攻,疯狂指责他搞“民粹主义”,并声称他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匈牙利在国外的形象”。

欧尔班的第一次执政,就这样戏剧性地结束了。

而在失败的阴影中,欧尔班学到了他政治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一课:

在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框架内,经济搞得好没用,因为这个体制内藏着一个“紧箍咒”。

只要你敢触碰真正的“民族主义”,你就会被贴上“民粹”的标签,你在布鲁塞尔和华盛顿眼中的形象就会受损;你国内的“亲欧派”对手,就会立刻利用这一点,把你合法地搞下台。

他意识到,这套“自由民主”体制,从根本上就是反民族主权的。

他想通了。

要想真正实现“匈牙利优先”,光在体制内赢得选举是不够的,得把这套体制砸碎才行。

八年卧薪尝胆 (2002-2010)

此后的欧尔班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在野蛰伏。

这八年,是他卧薪尝胆、重塑世界观的八年。

他就像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狼,冷冷地注视着他的对手——那群取代他上台的、亲欧的“自由主义”精英们——是如何亲手把匈牙利拖进深渊的。

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闭门讲话事件。

2006年,刚刚赢得连任的社会党总理——久尔恰尼,发表了一场党内秘密演说。

可他万万没想到,录音被泄露了。

录音里的他坦白承认,为了赢得选举,他们“从早到晚都在撒谎”,并把经济“彻底搞砸了”。

事情曝光后,匈牙利全国瞬间爆炸。

这不只是政治丑闻,这是对人民的公开欺骗,大规模骚乱席卷了布达佩斯。

这场“谎言风暴”,彻底摧毁了匈牙利“自由派”精英的道德合法性。

紧接着,第二件事,经济崩溃了。

久尔恰尼政府用“谎言”掩盖的经济泡沫,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巨浪中,被第一个拍碎,匈牙利经济被瞬间“打回原形”。

这个国家的银行业,高达90%被外国银行控制,催生了巨大的投机泡沫。

危机一来,外资抽逃,经济雪崩。

2009年时,匈牙利GDP直接暴跌6.7%。

国家破产了。

为了避免彻底崩盘,这个撒谎的、腐败的、无能的社会党政府,只剩下一条路可走:

寻求外部援助。

2008年底,匈牙利被迫接受了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欧盟和世界银行的250亿美元紧急救助贷款。这是匈牙利版的“国耻”,在野的欧尔班,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2006年的“录音门事件”,向匈牙利人证明:这群亲欧的“自由派”就是一帮“骗子”。

而2008年IMF的救助,则再次在“自由派”无能的事实上补了一刀。

关键时刻,欧尔班把他2002年下台的教训和眼前这两幕惨剧,联系了起来:

看啊,这就是你们选择的“自由民主”,它的本质就是谎言!

这就是你们崇拜的“自由市场”,它的本质就是陷阱和新式殖民!

1990年以来,匈牙利人对“民主转型”和“回归欧洲”的全部信念,在2006年的谎言和2008年的破产中,彻底崩塌了。他们不再相信“自由派”,不再相信“布鲁塞尔”。

他们只想要一个能结束这场屈辱和混乱的强人。

欧尔班的“天命”,到了。

2010年的选举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一场竞选,而是一次“加冕”。人民要给他的,是一个近乎独裁的授权,一个“革命”的授权 ,允许他去彻底清算这个失败了20年的旧体制。

投票站里的“革命”(2010-2015)

2010年4月,欧尔班卷土重来。

他的青民盟,以52.7%的普选票,在国会中赢得了68%的席位,这就是“三分之二超级多数”。

在匈牙利的宪法下,拥有这个武器,意味着欧尔班可以随心所欲地修改宪法,而不需要任何反对党的同意。欧尔班在胜选之夜宣布:这不是一次选举,而是“投票站里的一场革命”。

上台后,他没有浪费一秒钟,而是吸取了1998年那次“温和执政”反被赶下台的教训。

这一次,他不再扮演“模范生”,他要扮演“革命者”。

他发动了一场“宪法闪电战”,要用完全合法的民主程序,从根基上重塑匈牙利这个国家。

第一刀,他废除了旧宪法,强行通过了《基本法》。

这部新宪法不再提“匈牙利共和国”,而是改回“匈牙利”,并明确“基督教作为文明的基础”写在了序言里。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重置”。

是对布鲁塞尔“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公然宣战。

第二刀,夺取司法权。

他深知2002年就是那帮“亲欧”法官在掣肘他。

他手握大权可以修改法律,将大批资深法官强制退休,把位子换成自己人;还大规模削弱了宪法法院的权力,确保他推行的任何法律,都不会再被“司法独立”这个紧箍咒给否决掉。

第三刀,夺取话语权。

他吸取了2006年“谎言演讲”泄密的教训。

2011年,他强行通过了新的《媒体法》,建立了一个单一的、由青民盟任命的“国家媒体和信息通信管理局”。这个机构有权监管所有媒体,并任命所有公共媒体的负责人。

到2018年,匈牙利80%的媒体已被青民盟盟友所控制。

第四刀,夺取钱袋子。

欧尔班亲眼目睹了2008年的国家破产和IMF救助,是何等的耻辱。

他明白,经济主权是所有主权的核心。于是,他修改了央行法案,削弱了央行的“独立性”,并在2013年任命自己的亲信盟友接管了央行。到2014年,欧尔班已经完成了他的“大变局”。

他用民主的工具,以合法的形式,建立了一个“半专制政权”。

2014年,他发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演说,公开宣告:

“我们正在匈牙利建立一个非自由主义国家”。

他是有底气这么说的。

从他上台后,立刻就推出了“公共事业费削减”政策。这是一种极其生猛的经济民粹主义——政府用行政命令,强行要求外资控制的能源公司,大幅降低家庭的水电费和天然气价格。

这一招,深得匈牙利穷人、农村选民的赞扬。

对于布达佩斯的知识分子来说,欧尔班在破坏司法独立和媒体自由;

但对于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来说,欧尔班是那个让她冬天能少交一半取暖费的“大救星”。

欧尔班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政治闭环”:

他用“能源补贴”这种经济民粹主义,换取了底层和农村的铁杆选票;

他用这些铁杆选票,在选举中不断赢得权利的强化;

他用强化后的权利,随心所欲但又依法依规地修改法律,砸烂了媒体和法院;

他用新的法律,牢牢控制了“钱袋子”——央行和国家财政;

他用这个“钱袋子”,再去支撑他那套“能源补贴”的民粹政策。

这是一个政治上的永动机,他用民主的程序,间接“杀死”了民主。

到2015年,欧尔班已经在匈牙利国内建立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权力堡垒。

他重塑了国家,控制了法律、媒体和金钱。但他还需要一个外部的敌人,一个巨大的威胁,来向匈牙利人民日复一日地证明——他建立的这套“非自由主义”堡垒是绝对必要的。

2015年夏天,这个敌人来了。

超过39万名寻求庇护者,绝大多数是穆斯林,如潮水般涌向了匈牙利的南部边境。

欧尔班立刻宣布,这不是人道主义危机,这是一场“穆斯林入侵”。

他下令,在边境线上竖起了数百公里的铁丝网。

他还告诉匈牙利人民,这场“入侵”的幕后黑手,正是他30年前的恩人——乔治·索罗斯 。

一场师徒反目、父子相残的世纪大戏,即将开演。

下集,我们接着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历史   叛徒   小国   斗士   欧盟   自由   匈牙利   布达佩斯   布鲁塞尔   国家   民盟   自由派   经济   欧洲   自由主义   他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