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秋了,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总觉得有些期待藏在前夜的风里?明明团圆的高潮在今晚,可昨夜整理月饼盒时指尖的温度、妈妈发来“菜已买好”的微信弹窗、甚至加班路上抬头看见的半轮月亮,都比今晚的满圆更让人心里发暖。原来中秋最戳人的不是圆满,而是那些“快要圆满”的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几天路过小区水果店,老板踩着凳子往货架上摆礼盒,嗓子喊得发哑:“最后三盒流心的,要的抓紧!”平时路过时,这家店总是安安静静的。中秋前夜一到,连老板的大嗓门都透着股热闹的盼头。微信群里更有意思,平时沉寂的家族群突然活跃起来,堂姐发了张孩子画的月亮,姑姑问“今年谁回家吃晚饭”,连常年潜水的大伯都冒了句“我带瓶好酒”。那些细碎的对话框里,藏着比任何祝福都实在的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有个朋友,每年中秋前夜都要做件“仪式感小事”:把家里的月饼按口味摆成一排,再搬个小凳子坐在阳台看月亮。她说:“中秋当晚月亮太圆了,反而少点意思。前夜的月亮缺着一块,就像心里揣着个小期待,想着明天就能和家人一起补全它,这种感觉才最好。”以前我总不懂。去年中秋前夜,我提前下班给爷爷奶奶送月饼。推开门时,爷爷正戴着老花镜擦盘子,奶奶在厨房切月饼馅,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景,我站在门口突然鼻子发酸。原来我们期待的从不是“中秋”这个节日,而是为了团圆默默准备的每一个小瞬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难忘的是外婆的手作月饼。外婆今年82岁了,每年中秋前夜都要在厨房忙到深夜。去年我劝她:“超市的月饼什么口味都有,别累着了。”她头也不抬地揉着面团:“买的月饼甜得发腻,哪有家里的味道?”那天半夜我起床上厕所,看见厨房还亮着灯,外婆正拿着小刷子给月饼刷蛋液,月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后来她把刚烤好的月饼递给我,外皮还带着温度,咬一口是熟悉的豆沙馅。没有精致的包装,却比任何大牌月饼都香。原来有些味道忘不了,不是因为有多特别,而是里面裹着岁月里的牵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天取快递时,驿站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几天光月饼包裹就堆了半间屋,每天都有人来问‘我的月饼到了吗’。”我看着手里的快递盒突然明白,我们寄的哪里是月饼。是在外打拼的人怕家人牵挂的小心思,是不能回家的人把思念裹进盒子里的心意。一位老师说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不是事情完成的瞬间,而是快要发生还没发生的时候。”中秋前夜的月亮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还缺着一块,让我们有机会把期待、思念、牵挂都装进去,等着和家人一起补成满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天就是中秋了,你有没有在中秋前夜遇到过让你心里发暖的小事?是家人的一句叮嘱,还是路边偶然撞见的热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聊聊那些比月圆更动人的生活小美好。正是这些不圆满的期待,才让我们更热爱每一个圆满的瞬间。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