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志文说人生:把日子过成自己的“实诚剧本”


那天在老茶馆里喝茶,邻桌两个大爷聊起王志文,一个说“这演员说话实在,不绕弯子”,另一个接话“他说那几句关于人生的话,比咱喝的这浓茶还解渴”。我端着茶杯愣了愣,忽然想起第一次听王志文那番话的情景——深夜赶稿子,电脑屏幕亮得晃眼,无意间刷到那段采访,他坐在沙发上,语气平淡得像聊天气,却说得我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咖啡都凉了半截。

他说“有空多挣钱,没事就早点睡”,这话听着俗,却是戳破多少人矫情的大实话。我年轻时总爱犯傻,遇到点事儿就整夜整夜地熬,蜷在阳台抽烟,琢磨“未来该怎么走”“这件事会不会搞砸”,烟蒂扔了一地,天快亮了也没想出个头绪,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上班,脑子昏沉沉的,连键盘都敲不利索。后来才慢慢明白,夜里的焦虑都是“纸老虎”,你越跟它较劲,它越欺负你;倒不如洗个热水澡,钻进被窝睡一觉,第二天太阳一出来,该挣钱挣钱,该办事办事——钱能解决的事儿,比夜里瞎琢磨管用;睡够了的精神头,比硬撑着的“深思熟虑”靠谱。有回我跟朋友吐槽“最近总失眠”,朋友笑我“你就是闲的,白天多跑两单业务,晚上沾枕头就睡,哪有功夫想东想西”,现在想想,这不就是王志文说的理儿嘛。

再说说“真正的贵人就是你自己,真正的靠山更是你自己”,这话我是摔过跟头才信的。以前总盼着能遇到“贵人”,帮自己搭个桥、指条路,为此还刻意去融入一些不熟悉的圈子,跟着别人喝酒、聊自己不懂的话题,装得像模像样,结果呢?圈子没融进去,还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最后遇到事儿,那些“酒桌上的朋友”连个电话都不接。反倒是有一回,我接了个棘手的项目,客户要求高,时间又紧,没人愿意帮我,我咬着牙自己查资料、改方案,熬了三个通宵,最后居然成了。庆功宴上我自己喝了一杯酒,忽然就懂了:所谓“贵人”,不过是在你没辙的时候,愿意咬牙扛过去的自己;所谓“靠山”,就是你手里挣来的钱、脑子里装的本事,这些东西谁也拿不走,比任何“关系”都结实。

还有那句“有结局的是电影,没结局的是人生”,简直是把我对“圆满”的执念敲碎了。我以前看电影总爱较真,要是主角没在一起、坏人没得到惩罚,我能郁闷好几天,觉得“这结局太不完美了”。后来自己过日子才发现,人生哪有什么“标准结局”?你以为“考上好大学就圆满了”,结果还有找工作的难题;你以为“结婚了就安稳了”,日子里还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去年我计划着带父母去旅行,攻略做了一大堆,结果母亲突然生病,旅行泡汤了,我当时挺失落的,觉得“这么好的计划怎么就黄了”。可后来陪着母亲康复,每天给她熬粥、陪她散步,听她讲我小时候的事儿,倒觉得这段日子比旅行还珍贵。现在再想,人生哪像电影那样,到点就落幕,它更像一条走不完的路,有时平坦,有时坎坷,有时遇到岔路口,你选了一条,就会有另一条的风景——没有“最好的结局”,只有“正在走的路”,这才是最实在的。

王志文还说“有钱就把日子过好,没钱就把心情过好”,这话太懂普通人的日子了。我刚工作那阵儿,工资低,租着小单间,吃碗牛肉面都要纠结加不加蛋,可我总爱买点小玩意儿装点房间:几块钱的多肉、路边摊淘的旧书、打折的香薰蜡烛,晚上下班回来,点上蜡烛看书,觉得日子也挺有滋味。后来收入高了,能去吃大餐、买喜欢的衣服,却也没觉得比以前快乐多少——原来日子过得好不好,跟钱有关系,但不全是钱的事儿。你有钱,就多花点在自己喜欢的事上;没钱,就琢磨怎么把平凡的日子过出乐趣,比如煮碗面加个溏心蛋,比如饭后去公园散散步,看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心情好了,日子自然就顺了。我有个邻居阿姨,退休金不多,却每天乐呵呵的,早上买菜,下午养花,晚上跟老姐妹跳广场舞,她说“钱够花就行,心情好比啥都重要”,这不就是王志文说的“没钱把心情过好”嘛。

至于“不要为了融入不适合自己的圈子而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更是深有体会。以前为了“拓展人脉”,硬着头皮去参加各种“交流会”,坐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人中间,听他们聊股市、聊项目,我插不上话,只能端着杯子傻笑,回家后还得琢磨“今天说的话有没有得罪人”,累得要命。后来我索性不去了,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儿上:周末去书店看书,跟同样喜欢文学的朋友聊天,偶尔写点小文章,反而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相处起来轻松又自在。才明白,圈子不是“融”进去的,是“吸引”来的;不适合你的圈子,就像不合脚的鞋,再贵也穿着难受,不如光着脚走自己的路,反而踏实。

还有“事物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人赋予的”,这话点醒了我不少拧巴的时刻。我以前总爱问“这件事有意义吗”“我做这个能得到什么”,比如写文章,总纠结“没人看怎么办”“写这个能挣钱吗”,结果越纠结越写不出来。后来有回,我写了一篇关于老家的文章,没指望有人看,就是想把心里的念想写下来,没想到发出去后,有个读者给我留言,说“看你的文章,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家,也想回去看看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意义不是“得到什么”,是“你赋予它什么”。你觉得写文章能慰藉自己、温暖别人,它就有意义;你觉得养花能让自己开心,它就有意义——不用管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认,比什么都强。

最后那句“放空心,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也不要留恋过去”“用心享受当下,把握当下”,更是给我这个“念旧又焦虑”的人敲了警钟。我以前总爱留恋过去,翻着老照片叹气“以前多好啊”,也总爱焦虑未来,担心“明天会不会堵车”“下个月会不会失业”,结果把当下的日子过得一团糟。有回我去公园散步,看见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跑得满头大汗,却笑得特别开心,我忽然就想,小朋友为什么快乐?因为他们只在乎“现在能不能追上蝴蝶”,不想过去,不忧未来。我后来试着学小朋友,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感受饭菜的香味;散步的时候好好看风景,看看天上的云、路边的花;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好好倾听,不琢磨“接下来该说什么”,反而觉得日子慢了下来,也舒服了很多。

现在再想起王志文的这些话,觉得不像“人生哲理”,更像一个过来人坐在你对面,喝着茶,跟你聊自己的心里话,没有大道理,全是实诚话。人生短短几十年,哪有那么多“应该”和“必须”?有空多挣钱,是为了给自己底气;没事早点睡,是为了给自己本钱;靠自己,是为了踏实;享受当下,是为了不辜负日子。至于想要的东西、想去的地方,慢慢来,总会有的;喜欢的事、想爱的人,好好去做、好好去爱,就够了。

毕竟,人生不是电影,没有预设的结局;但人生也比电影精彩,因为每一个“当下”,都能由你自己书写——这大概就是王志文那些话里,最实在的温柔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美文   实诚   剧本   日子   人生   王志文   事儿   结局   圈子   焦虑   朋友   这话   贵人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