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鳄娱海棠
编辑|鳄娱海棠
往日日本的经济有多繁荣,如今就有多惨淡,甚至还被韩国反超。
每每谈及日本经济就绕不开“失去的十年”。
时间拉回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
在此之前的80年代,日本经济曾意气风发,平均GDP增长率高达4.6%。
但从1990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平均增速仅为1.5%。
日本“失去的十年”于他们是伤痛,于我们却是不可多得的经验。
毕竟中国与日本在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经济发展路径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不光能给预测我国消费趋势提供参考,还能帮助我们借鉴经验。
规避类似日本曾遭遇的经济风险,探寻日本消费领域中值得借鉴的元素。
从经济方面看,1955年到1974年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增速达到了15.7%。
人口也不断增加,此时日本处于第二消费时代,居民偏爱大量消费,向往大城市。
消费模式与美国趋同,几乎每家都有私家车、私人住宅,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的普及率也非常高。
1975年到1990年是日本经济的稳定增长期,GDP增速从80年代前的10%以上降到了6%。
这一阶段,日本消费呈现出定制化、个性化、高端化、品牌化等特征,炫耀式消费盛行。
奢侈品、高端旅游、高尔夫等高端运动受到人们的追捧。
可好景不成,1991年到2009年,日本经济就进入增长停滞期。
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股市和房市价格大幅回落。
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陷入衰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日本又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进入21世纪后,经济长期低迷,GDP增速停滞不前,日本社会进入通缩和低欲望状态。
消费者回归理性,开始追求性价比,消费趋势呈现简约化、健康化。
2010年至今是日本经济的复苏期,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2013年,安倍经济学开启宽松货币政策,日本逐步摆脱通缩困境。
从人口结构方面来看,2008年日本人口总量见顶,约1.28亿人。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4.1亿人,较2021年末减少了85万人,总人口达峰或临近。
现在的老龄化程度与日本90年代初相当,日本经济低迷时期,消费主力军是新人类一代。
他们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童年阶段经历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享受着良好的生活条件。
消费欲望较强,在1985年前后成年,但工作后却遭遇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持续低迷。
产生了强烈的落差,成为第三消费时代的主力消费群体。
新人类一代工作后,社会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增速从1991年开始逐年下降。
直到1998年出现连续6年的负增长。
除此之外,资本市场方面,日经225指数在1989年和1991年见顶。
回调到2000年下跌了32.3%,居民财富严重缩水,新人类一代的资产财富效应消失。
在这“失去的十年”中,日本整体消费特征呈现出忠于自己、消费平价化的特点。
从1980年代以来的消费品指数变迁可以看出,消费力在1990年代达到最高,此后震荡下行。
大众更注重休息放松,爱好娱乐、美容、化妆等精神层面的可选性消费。
消费品类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文化娱乐、交通通信、能源费等支出增加。
服饰鞋类消费则断崖式下滑,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模式变迁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
住房费、通信费等固定成本在增加,花费时间减少的项目直接导致消费减少。
花费时间增加的项目,并不一定会带动消费增加,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性价比趋势明显。
在这样的社会和消费背景下,有些行业却逆势而上。
零售行业中,便利店和百元店兴起,在经济降速、消费力走弱的大背景下。
日本零售业的销售额在1994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几乎停滞。
从1995年到2020年间,零售业务销售额增速仅为0.03%。
百货店在1991年达到12.9万亿日元的顶峰,此后持续不景气。
超市行业伴随卖方市场不断壮大,在2014年达到13.4万亿日元的峰值后持平。
便利店行业受益于少子化、老龄化、女性职业化和大电法等因素,需求崛起。
叠加行业内部积极变革,自90年代以来销售额持续增长,2008年销售额超过百货商店。
2015年突破10万亿日元的销售额,其中7-11等头部便利店尤为突出。
百元店在日本长期衰退和通货紧缩的背景下,以其低价格、高品质的优势,持续提升销售额。
成为经济下行时极具弹性的行业,除此之外,美容护理行业也有其发展特点。
日本的美容护理行业历经了四个发展阶段,1945年之前是成长初期,西式化妆品普及.
1946年到1975年是快速发展期,基础每户消费快速渗透。
1976年到1990年是高质量发展期,追求功效护肤等高品质消费。
1991年至今是平稳发展期,理性消费趋势下药妆盛行。
还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大家更爱健身了,但客单价下滑。
1992年,日本体育市场规模达到了6万亿日元的历史最高峰,此后伴随经济变迁。
规模一路下滑,2019年市场规模为4.2万亿日元,较1992年下滑30.5%。
在经济持续停滞的背景下,大众希望减少健身房会员费的支出。
于是投入大、单价较高的综合健身俱乐部逐步退出。
小型健身房、24小时自用健身房、独立工作室等兴起。
像保龄球馆、滑雪运动高客单价的消费下滑。
大家更加亲近自然、客单价低、入门门槛低的健身房、训练服、运动自行车等活动规模增加。
令人震惊的是,日本经济虽然稀碎,可博彩行业的客户粘性很高,在逆风期仍有上行。
结合第三产业指数,弹珠市场在1998年到2005年间仍维持增长。
弹珠行业在经济由正转负后的几年,依然能够保持增长态势,具备逆周期属性。
与此相同的还有游戏机生产、销售类、彩票等公司。
从股价看,1990年后,弹珠机、游戏机生产、销售类公司跟大盘走势一致。
但弹性更高,即使在1998年到1999年经济增速为负的阶段。
弹珠机、游戏机相关公司如环球娱乐等,在业绩支撑下仍有三倍涨幅。
经济的下滑自然也影响了旅游业,本土出行半径收缩,可入境游和主题公园表现优异。
日本国内旅行在1991年达到顶峰,此后伴随出游人数和人均支出的减少,规模逐步萎缩。
2003年,国内游收入规模收缩到了1991年的86.5%。
出境游市场短期韧性更强,但长期衰退更多,入境旅游方面则持续向好。
伴随日本观光立国的确立,宣传的打响和周边国家经济腾飞,日本入境游市场持续扩张。
团体型旅游减少,与家人、朋友等个体型旅游增加,且旅游行为的个性化、多元化凸显。
1990年代以来,自然名胜游览和温泉游增加。
游乐园、主题公园跟随行业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具备强议价能力。
此外,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适龄劳动力短缺,加上产业升级及政策驱动。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迎来了契机,灵活用工行业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殡葬业成为泡沫经济破灭后少数的成长型行业。
所以说在中国人人都开始消费降级的当下,哪个行业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就十分明显了。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