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故里”泉城济南:承脉千年,汇出暖民心守安康的“中医温度”

  济南,医宗扁鹊的故里,一座浸润着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城市。从扁鹊“望闻问切”的千年智慧,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引领;从道地药材的田间种植,到智慧中药房的“一键配药”;从基层中医馆的“家门口服务”,到鲁澳中医药平台的“借船出海”……每一次“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每一次“从本土到国际”的突破,都在勾勒济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鲜活轨迹。

  如今,济南已将这份传承创新深植城市发展血脉,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改革引擎”,以全省首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服务标杆”,在改革攻坚、民生服务、产业升级、文化传播等领域多点发力、纵深突破。千年医道不仅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更成为济南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持续贡献“济南力量”。

济南第二届药膳大赛现场。

  改革破局 以“试验田”闯出新路径

  “在北京,想挂这个专家的号可不容易,没想到在家门口的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就能享受到国字号专家的诊疗服务,还能通过智慧中药房配药到家,太方便了!”刚结束问诊的李女士语气里满是惊喜。这背后,是济南以改革为笔,书写中医药发展新篇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先行市,济南始终把“先行先试”作为核心动能。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济南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深度合作,推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形成“一院三区”格局,国医大师王新陆工作室等5个国家级名医团队相继落户,真正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

  改革活力更体现在“数字赋能”上。济南率先建成9家智慧中药房,服务覆盖所有区县,制定全国首个智慧中药房地方标准,让“中药配药不用等、送药上门更省心”成为常态。云HIS系统赋能160余家基层中医机构,其经验在2025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上展示;7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揭榜挂帅”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改革“含金量”持续凸显。

  政策保障是发展前行的“压舱石”。济南在中医药发展的全领域,打出政策“组合拳”,在财政保障、人才引培、医保扶持、产业引导、文化建设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倾斜。职工医保参保人在中医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住院和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降低20%。将892种中药饮片、519种中药配方颗粒产品、1336种中成药、229种医疗机构制剂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从政策端发力,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服务惠民 让“中医药温度”浸润百姓生活

  “坐如钟,站如松……”在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汪洋中学,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正为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医师们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中医脊柱养护知识,让中医药健康理念随筛查活动深入校园。这是济南将中医药服务延伸至“全生命周期”的一个缩影——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脊柱侧弯干预,到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从基层“普惠服务”到高端“精准诊疗”,济南正织密一张“覆盖全、服务优”的中医药服务网。

  基层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济南市深入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章丘区等6个区县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包靠培训,同步推进阵地建设与能力培育:遴选打造74个“品牌国医堂(中医馆)”,培育8家中医特色卫生院;40个村卫生室、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成功入选省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7%以上的村卫生室已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济南持续打通中西医协调发展“经络”。在全省率先提出在全市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和已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的医疗机构中,推动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技术、中医康复、中医护理“五项全科化”项目实施。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让中医药服务深度融入各类医疗场景,真正“触及医疗服务方方面面”。服务能力提升离不开人才支撑。济南持续实施“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辖区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市卫生健康系统拥有省名老中医(药)、名中医(药)、基层名中医(药)专家143名,齐鲁扁仓中医药人才8名,省级及以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5个。从国医大师到基层骨干,从“西学中”医师到民间中医,济南正构建起“高端引领、基层夯实”的人才梯队,为中医药服务提供“智力保障”。

  中医生活化理念也在济南全域渗透。积极推动中医融入日常,目前已成功获批省级中医生活化调研课题4项、试点项目2个;同时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同步开展中医生活化社区行活动,将中医药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为现代生活注入中医药活力。

“扁鹊故里·脆皮青年变形记”青年夜校现场。

  品牌赋能 让“扁鹊故里”走向全国、连接世界

  “这是平阴玫瑰制作的药膳,这是宏济堂的非遗阿胶技艺,欢迎大家体验‘扁鹊故里’的康养文化!”在“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中医药文化市集上,琳琅满目的中医药产品、互动性强的养生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作为济南中医药文化的核心IP,“扁鹊故里”正从“文化符号”变为“发展名片”。

  文化传承是品牌的“根”。济南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工程”,启动“中医养生技术进万家”活动,遴选12种管用易学、安全可靠、覆盖全龄的养生技术,面向10000个家庭培训推广;实现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覆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少年儿童全龄全覆盖;建成21家市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4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6家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8家健康文化知识角,建成济南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景区、主题公园、主题街区遍布全域……15分钟中医药文化服务圈全面建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日益浓厚。“扁鹊故里 四时养生”主题新闻发布会、“扁鹊问道·脆皮青年变形记”青年中医夜校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持续提升。

  产业发展是品牌的“翼”。济南推动“中医药+”融合发展,实施雁阵形集群“头雁领航”行动,联合泰安、聊城、菏泽申报山东省支柱型雁阵产业集群(沿黄中医药产业集群),并于近日获批;宏济堂、福胶集团等龙头企业领跑行业,宏济堂肾康颗粒等3项产品获澳门非药备案,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承担澳门重点课题,鲁澳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基本建成,鲁澳大健康科技园一期交付并招引企业10家。协调帮助企业取得境外药品上市许可近30种,推动中医药产品销往莫桑比克等1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泉城药膳”“康养文旅”等子品牌同样亮点纷呈。济南连续举办药膳大赛,打造“泉城道地药膳”品牌;遴选6条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27个景点,章丘区、莱芜区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8家单位入选山东省齐鲁康养打卡地培育名单,让“来济南康养、品扁鹊文化”成为新选择。

  从千年医脉的传承,到新时代的创新突破;从服务一城百姓,到引领区域发展、连接世界——济南正以“扁鹊故里”为根、以改革创新为魂,让中医药这一“国粹”在泉城大地绽放新光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健康动能”。(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吕娜 通讯员:李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养生   扁鹊   安康   济南   民心   故里   中医   温度   千年   中医药   文化   基层   健康   中药房   济南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