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亿控股鲜啤福鹿家:蜜雪冰城的“啤酒野望”与茶饮战场突围

【超新星财经/原创】

当“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旋律还在大街小巷回响,这家茶饮巨头已悄然将触角伸向酒精饮品领域。

10月,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以2.97亿元人民币收购鲜啤品牌福鹿家53%的股权,实现绝对控股。交易完成后,福鹿家将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并入财务报表,这标志着蜜雪冰城正式从现制茶饮、咖啡赛道,跨界踏入鲜啤市场。

在现制茶饮市场增速放缓、下沉市场接近饱和的背景下,蜜雪冰城为何选择以鲜啤作为新的增长引擎?被收入囊中的福鹿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这场跨界收购又将如何改写其茶饮主业的竞争逻辑?

01 福鹿家:蜜雪“高质平价”基因的完美复制品

任何一场成功的收购,本质都是“门当户对”的价值匹配。蜜雪冰城选中福鹿家,绝非偶然,这个鲜啤品牌身上,流淌着与蜜雪高度契合的“高质平价”基因并具备轻资产扩张的天然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福鹿家主打6-10元/500毫升的现打鲜啤,这个价格带与蜜雪冰城主力茶饮产品3-10元的定价形成无缝衔接。其产品线涵盖经典黄啤、白啤等基础款,以及荔枝、龙井等创新果味、茶味鲜啤,既避开了传统啤酒品牌的价格战,又与蜜雪现有产品形成场景互补。

对于习惯了蜜雪高性价比的下沉市场消费者而言,用一杯奶茶的钱买一杯鲜啤,接受门槛几乎为零。

更关键的是福鹿家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与传统酒吧的重装修、高人力成本不同,福鹿家不设堂食,主打“即买即走”,门店面积仅20-100平方米,配备2名员工即可正常运营。这种“小而美”的模式使其选址极具灵活性,社区、街边、大学城、酒吧周边均可落地,完美适配蜜雪冰城深耕的下沉市场渠道网络。

经过数年发展,福鹿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基础。据蜜雪冰城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8月31日,福鹿家通过加盟模式已开设约1200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盈利表现:2024年实现净利润107.09万元,同比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证明其商业模式已通过市场验证。

“福鹿家就像是为蜜雪冰城量身定做的鲜啤版‘幸运咖’。”一位长期跟踪饮品行业的分析师向笔者表示,“无论是定价策略、产品结构还是运营模式,都与蜜雪的核心能力高度匹配,这为后续的资源协同降低了极大成本。”

02 蜜雪战略:从“茶饮帝国”到“全饮品生态”的野心

收购福鹿家的背后,是蜜雪冰城构建“全饮品生态”的宏大叙事。

从主品牌蜜雪冰城到咖啡品牌幸运咖,再到如今的鲜啤福鹿家,这家巨头正逐步实现对消费者“早中晚”全时段饮品需求的覆盖。

回顾幸运咖的成长路径,不难发现蜜雪冰城的复制能力有多强悍。2017年成立的幸运咖,依托蜜雪的供应链体系,将现磨咖啡价格拉至5-10元区间,通过“美式5元、拿铁6元”的极致性价比,迅速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

截至2025年7月,幸运咖门店数量已突破8000家,成为仅次于瑞幸的国内第二大咖啡品牌。其核心逻辑在于“供应链效率+极致性价比+下沉市场渗透”的组合拳,而这一套打法,正被完整复制到福鹿家身上。

供应链协同将是蜜雪赋能福鹿家的核心抓手。蜜雪冰城已构建起覆盖36个国家的全球采购网络,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和27个仓储节点,可实现原料24-48小时配送到店。对于福鹿家而言,接入这一体系意味着麦芽、啤酒花等核心原料的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冷链物流损耗率也将可能从目前的8%降至蜜雪级别的3%以下。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巩固福鹿家在低价鲜啤市场的竞争力。

加盟体系的复用则为福鹿家的规模化扩张按下“加速键”。蜜雪冰城拥有超过3万家门店的加盟管理经验,建立了从选址、培训到运营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据了解,蜜雪已计划为福鹿家开放现有加盟渠道,符合条件的蜜雪加盟商可优先加盟福鹿家,这种“一店多开”的模式将大幅降低拓店成本。按照规划,2026年福鹿家门店数量有望突破5000家,成为下沉市场鲜啤领域的头部品牌。

“蜜雪的野心从来不是做一家茶饮公司,而是要成为像可口可乐一样的全品类饮品巨头。”如今看来,收购福鹿家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茶饮、咖啡、鲜啤三大品类的协同,蜜雪已实现从“午后茶饮”到“早晨咖啡+午后茶饮+夜晚啤酒”的全时段覆盖。

“全饮品帝国”的轮廓日渐清晰。

03 茶饮突围:增速放缓下的“第二曲线”救赎

蜜雪冰城急于跨界鲜啤,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茶饮主业面临增长瓶颈。当一个行业从高速增长进入存量竞争,巨头必须寻找“第二曲线”以维持增长动力。

现制茶饮市场的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据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8240亿元,较前五年12.4%的复合年增长率相比,2025年增速已降至7.2%。增速放缓的同时,行业竞争却日趋白热化,形成了清晰的三层梯队:喜茶、奈雪的茶占据高端市场,CoCo、古茗位居中端,蜜雪冰城则主导下沉市场。

价格战成为行业格局分化的催化剂。为争夺市场份额,中端品牌纷纷向下沉市场渗透,将8-12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提升至46%,直接挤压了蜜雪冰城的生存空间。数据显示,2025年蜜雪冰城茶饮业务毛利率5年来首次下滑。

下沉市场的饱和则让蜜雪的增长陷入“天花板困境”。据蜜雪冰城2024年度报告显示,其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已达57.4%,门店总数突破3.2万家。而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测算,下沉市场现制茶饮门店的容纳总量约为6-8万家,按照当前的拓店速度,未来3-5年市场将基本饱和。

“当门店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同品牌内耗会越来越严重,必须寻找新的赛道。”

鲜啤市场恰好成为蜜雪的“破局点”。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鲜啤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其中下沉市场增速高达15.6%,是传统啤酒市场增速的3倍。更重要的是,鲜啤市场目前尚无全国性头部品牌,区域品牌占据主导。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国内现存啤酒相关企业6.48万家。从经营时间来看,成立年限在5-10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35.59%。这为蜜雪通过福鹿家实现“降维打击”创造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福鹿家并非对茶饮主业的“放弃”,而是通过跨界反哺主业。一方面,福鹿家的鲜啤产品可与蜜雪的茶饮产品形成“组合销售”,例如在夏季推出“茶饮+鲜啤”的套餐,提升单店客单价;另一方面,福鹿家的门店可与蜜雪茶饮门店形成“错位选址”,在酒吧、夜市等茶饮消费薄弱但鲜啤需求旺盛的场景布局,进一步扩大品牌覆盖范围。

04 结语:跨界的机遇与风险并存

2.97亿收购福鹿家,蜜雪冰城用一场精准的跨界收购,为茶饮主业的突围找到了新的方向,也勾勒出“全饮品生态”的未来蓝图。福鹿家的基因适配性、蜜雪的战略复制能力以及鲜啤市场的增长潜力,共同构成了这场收购的“合理性逻辑”。

但跨界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坦途。啤酒行业的生产标准、渠道特性与茶饮存在本质差异,如何平衡茶饮与鲜啤的供应链管理、如何应对酒类产品的监管政策、如何培养消费者的品牌认知,都是蜜雪冰城需要解决的难题。

“巨头的跨界,从来都是机遇与风险的博弈,赢则打开新增长空间,输则陷入资源内耗。”

对于整个饮品行业而言,蜜雪的跨界或许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当单一品类的增长触及天花板,“全品类+全场景”的竞争将成为新的主旋律。而蜜雪冰城的这场“啤酒冒险”,究竟是成功的突围还是盲目的扩张,答案或许将在未来3年揭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家靠着“甜蜜蜜”走红的巨头,早已不再满足于做一杯奶茶的生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美食   战场   啤酒   市场   品牌   饮品   主业   巨头   品类   行业   咖啡   幸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