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4月14日讯(记者 郭靓)4月14日,记者从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青海将继续实施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顾2024年:十大类44项民生实事工程圆满完成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政策温暖直抵人心,十大类44项民生实事工程圆满完成,全面兑现了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稳岗就业成效明显。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岗位11740个,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6.45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9.38万人次。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卫生、文化、养老、体育等方面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教育均衡、医疗保障、文化惠民、助困帮扶成效明显,推动解决群众就医难、入托难等实际问题。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7521套、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4万户、和美乡村建设项目300个,为城镇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100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新、改扩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5733公里,建制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到50%,城乡更加宜居宜业。
展望2025年:继续实施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
2025年,青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任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让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
(一)就业稳基工程。主要包括:围绕城乡重点就业群体,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次;广泛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就业援助月”等公共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招聘活动200场次,确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以上;调整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增设与新能源、绿色算力等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
(二)教育提质工程。主要包括:实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严格落实膳食补助标准;进一步扩大青海理工学院、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招生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1000名以上,招收国家和地方公费师范生500名以上,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三)健康青海工程。主要包括:健全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优化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结构,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投运海东市、海南州、玉树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10家医疗机构开展为期一年的“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全省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公立中医医院,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推动市州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四)住房保障工程。主要包括: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统筹完善小区内供排水、供气、供暖、供电、通信、消防等设施短板;强化困难群体住房保障,为4910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实施2.6万户以上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
(五)一老一小工程。主要包括: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500户,改造农村互助幸福院100个;实施“明眸工程”,为不少于1000名农牧区群众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老年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完善促进生育政策,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确保全省总托位数达到2736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六)城市更新工程。主要包括:开展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提升西宁市城市街道夜间照明条件,消除城区夜间照明盲点,新安装路灯300盏,修复路灯1700盏,保障人民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新建、改造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460公里,加快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
(七)和美乡村工程。主要包括: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100个,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改造或新建农村户厕2万座,稳步扩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范围;实施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八)关爱帮扶工程。主要包括: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照其困难程度分别纳入特困、低保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调整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1.5万名残疾人(含残疾儿童)提供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精准康复服务;在全省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内,向全省各级民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单位建档立卡或在册的4.9万户特殊群体,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收视维护服务。
(九)惠民服务工程。主要包括: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展“双品网购节”“网上年货节”“老字号嘉年华”等消费促进活动;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70处以上;建设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不少于3000个。
(十)交通出行工程。主要包括: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00公里、危桥改造5座、“我家门口那座桥”工程500座;持续推进全省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提升群众出行体验。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